党建首页 > 基层党建

金山区漕泾镇:“三间课堂”让“四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

2020年5月21日 00:00  来源:金山区委组织部

    (上海基层党建网) ???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金山区漕泾镇党委准确把握“四史”学习教育的正确方向,抢先布好局、下好先手棋,灵活运用书场党课、情景课堂、网上课堂这“三间课堂”迅速搭建起身边的“四史”学习教育平台,让“四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

    在书场党课中,听“活教材”话“四史”

    “1950年1月23日那天,驻扎在漕泾地区33名指战员,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的颂歌……”镇文体中心党员孙水军是这场“书场党课”的主讲人之一,他用朴实的漕泾方言讲述着金山漕泾33位烈士的故事,一下子把在场的党员群众拉回到了那段烽火中的岁月。孙水军是历史故事的爱好者,经常参阅历史典籍、走访老同志,听他们口述漕泾的历史,并创作成接地气的群文作品。漕泾镇探索创新的“书场党课”,融“书记党课、说唱党课、故事党课、快板党课、实景党课”为一体,今年“书场党课”的安排将着重增加“四史”学习教育方面的内容,选聘一批老先进、老革命等作为“四史”宣讲员,用“活教材”的现身说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授课,下一步漕泾镇还将通过组织“写党课、讲党课、听党课、评党课”等活动,编撰一套本土“四史”教材使“四史”学习教育主题鲜明、表达生动、更接地气,故事党课《漕泾地区中共特别党员张金根英勇斗争开通海上交通线的故事》、曲艺党课《江姐——绣红旗》等都是近年来形成的鲜活教材,让党员群众能够及时“充电”“补钙”,打牢思想根基,把“四史”学得更深、更透。

    走进情景课堂,用脚步感悟历史脉搏

    漕泾于宋代因盐商云集形成集镇,因镇旁有古代运送漕粮的漕溪河而得名,拥有上海仅存的6000年前古海岸遗址和上海最后一片盐田。漕泾镇海涯村与盐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海涯村因村里原为一片海滩而得名,建国初为漕泾乡海涯村,农业合作社时建海营高级社,公社化时为盐业大队。1968年冬公社围海造田后,从各大队移入120多个劳动力,建围垦大队,1970与盐业大队合并为前哨大队。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海涯村从一片海滩到拥有2500亩的海淡水养殖场和村办企业3个,村民如今入住的海涯新苑中,就有这样一方“一村一景”生动地展现了海涯村当时的兴旺和繁盛,这里也将作为漕泾镇的一个“四史”学习教育点,依托雕塑、展板等一个个情景与海涯村的历史变迁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边走边看以文化共鸣忆苦思甜。镇党委聚焦漕泾地域特色,深入挖掘盐文化历史,已建成的“沧海盐田”盐文化馆也将打造为“四史”学习教育的情景课堂,追溯金山盐业生产、生活、发展变迁,还原“海盐”的记忆留痕。此外,镇党委还将把金山烈士陵园、阮巷老街、水库村等情景党课现场教学点“串珠成线”,打造“四史”学习教育情景党课路线,组织党员、干部通过参观身边的“红色资源”地标感悟历史的脉搏,使“四史”学得更好、记得更牢。

    借助网上课堂,从实景中看身边变化

    一个村的变迁是一个时代发展的浓缩,一段历史的进程也折射在一个村的发展历程中,漕泾镇探索开展“网课1+1”,即通过1名讲师+1名村书记的形式宣传“四史”学习教育,将课堂的场景搬到宅基上、田间地头中,一步一景,并录制成网络“微党课”,区委党校讲师引出问题并解读一个村的“发展密码”,村党组织书记从一个村的“前世”讲到“今生”介绍农村的发展。首期发布的“微党课”水库村《向往的生活》由区委党校青年党员教师唐珂与水库村党总支书记沈海峰共同讲授,在欣赏首批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水库村美景的同时,“微党课”由村史展开到近年来村里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展现出了村干部和村民们的攻坚精神和担当品质,这样一堂“问答互动式”的网课不仅擦出了思维的火花,讲活了一个村的发展故事,呈现了一堂身临其境的“云党课”,也激励了屏幕面前的党员群众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了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干事创业的信念。第二期“微党课”护塘村《村民的“幸福密码”》、第三期“微党课”营房村《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也已在“漕泾党建”微信公众号和抖音上正式上线,拓宽了全镇党员、干部“四史”学习教育的渠道,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热情,使“四史”学习教育真正融入日常。

    | |

    主办单位: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 党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网站办公地址:上海市伊犁南路215号 网址:http://www.shjcdj.cn 电话:(021)32303149 邮政编码:200031 邮箱:shjcdj@163.com

    ICP备案:0501155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