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7日 08:51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保障。纪检监察机关如何有效突破传统监督模式的瓶颈,打出生态环境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组合拳?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抓政策落实、抓精准监督、抓机制建设,把监督触角向细微处延伸,把监督探头向关键人、关键事聚焦,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1 坚持问题导向,压实主体责任
“企业污染问题存在多时,你们采取了哪些监管措施?”“企业整改过程中,为什么没有跟踪推进?”面对上海市嘉定区纪委监委第三监督检查室主任陆华的询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一脸尴尬,承认在落实监管责任时出现漏洞。
改扩建项目与环保审批内容不符、雨水管道排剩水超标……不久前,一条问题线索摆在嘉定区纪委监委面前。一家从事金属制品生产的集体企业被查出存在环境污染问题,整改推进却动作迟缓,引起周围群众不满。该区纪检监察干部通过连续10天集中调查、与数十名相关人员谈话,让一批督促不力、监督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浮出水面。
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开展污染防治监督,对不作为、慢作为的问题不能手软。针对此次案件暴露出的问题和漏洞,嘉定区纪委监委将启动“一案三查”工作,在严查案件之外,查纠管党治党责任落实情况,并开展警示教育,以案促改,推动污染防治制度完善。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把污染防治要求作为监督检查工作的重点,落实到综合监督单位各个领域、各个岗位、各个环节。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纪检监察干部马云霞看来,过去工作做不做、什么时候做,执法部门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但现在污染防治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的关键之一。面对三大攻坚战收官之年的压力,谁不负责就拿谁问责,谁不作为慢作为就打谁的板子。”
驻马店是农业大市,今年全市播种小麦面积1000多万亩,秸秆禁烧工作任务艰巨。今年以来,该市纪委监委督促市生态环保部门出台《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查工作纪律规定》《关于支持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压实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市纪委监委要求,对秸秆禁烧工作责任落实不力、监管不到位甚至失职渎职的,严肃追责问责,对典型问题公开通报曝光,督促落实秸秆禁烧主体责任,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将监督贯穿于污染防治攻坚战始终,定期抽取环保系统报备重点工作,特别是重要督查活动和环境执法检查,主动介入,全程监督。”马云霞说。今年以来,她所在的纪检监察组已参与环保系统督查活动、环境执法检查7次,组织专题检查调研1次,督促职能部门对督导检查结果跟踪问效。今年前5个月,全市优良天数110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5天。
问责不是目的,倒逼责任落实才是关键。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当地落实好对污染防治工作不力的问责机制。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在不干涉职能部门正常开展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上,与张家港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建立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对工作中存在不作为、慢作为、推诿扯皮等履职不力的单位或个人严肃追究问责,强化了警示震慑效应,有力地督促了相关防治主体履职尽责,切实为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2 抓住重点问题,在精准上做文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纪检监察机关只有准确把握“六稳”“六保”和污染防治监督的关系,找准问题线索,才能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与加强环境保护监督同时发力、相向而行。
近日,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芦渡湖社区一组村民李小东,面对回访的纪委监委工作人员,高兴地说:“现在,下再大的雨都不怕有黑水排到郁江里面了,村里的娃儿又可以在河边耍了。”
郁江,是乌江右岸最大的一级支流。眼下的郁江,波光粼粼,清澈透明。但仅仅7个月之前,郁江还是另一番景象。由于污水处理厂能力不足,导致雨量较大时排入江里的水不达标,河水污染较重,群众意见较大。
变化,缘自重庆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履行环保督查职能的更深一步认识,以及采取的有效手段。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是推动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找准问题线索,实施精准监管,促进农村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保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是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履行好的职责。
彭水县纪委监委驻县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深入乡镇调研发现:污水偷排现象时有发生,污水处理厂有“带病”运行或运行能力不足等问题。找准问题症结后,督促生态环境局严查污水偷排等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对河流水质的检测,最后还要举一反三,做好对全县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的摸排工作,最终完成了3座乡镇污水处理厂扩容技改。
抓住重点问题、关键环节,监督才有的放矢,效果才事半功倍。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着手,成为纪检监察机关实现将精准监督贯穿于污染防治攻坚战全过程的有效抓手。
“在‘精准’上做文章,群众获得感更强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说。早在两年多之前,为更好保护洱海,大理州启动“三线”划定生态搬迁工作,涉及1806户居民,要拆除约64.8万平方米建筑,腾退土地面积约1029亩,户主、业主成分复杂,各种利益纠葛盘绕。
对此,大理州纪检监察机关制定《“三线”划定生态搬迁工作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突出监督重点,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当年底,生态搬迁工作顺利完成。
精准,还体现在监管的时效上。一日一督查、一周一会商、一周一督办。浙江省温岭市纪委监委根据整治时间表和路线图,紧盯关键人、关键处、关键事、关键时,加强精细化、全方位、常态化监督,压实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政治责任,联合船整办对“一企一策”整治进度,淘汰关停“两断三清一封堵”标准、疫情防控措施、工作班子驻点制度等情况开展跟踪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具体问题通过“专案交办”“蹲点督办”“限时结办”一一落实,对所有整改问题,建立工作台账,现场核查,逐一销号,确保督查反馈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
3 创新监督方法,建立长效机制
家住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中枢小区的蔡先生没有想到,登录“徐州市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网址,点击“一键举报”,他反映的“中枢小区齐心巷老小区改造,小区内扬尘污染严重,噪声较大”问题就被第一时间交予泉山区政府,当天区政府就安排相关部门到现场,责成施工单位停工整改。
从去年起,在江苏省纪委监委推动下,全国首个污染防治监管平台在江苏省上线运行。环保执法效率和群众获得感明显提升。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大仗、硬仗。压实政治责任,要求纪检监察机关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监督模式。很多时候,在污染防治领域开展“监督的再监督”时,是一些被动履职,处理问题都是根据上级交办的问责清单,进行事后问责的多,缺少事前、事中监督。从固有模式中跳出来,勇于创新监督载体,才能让监督工作提质增效。江苏创新构建污染防治监管平台,正是“问题倒逼创新”的生动体现。
江苏省纪委监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按照平台设计,线索处置每个环节都有超期预警,一旦出现三级预警,纪检监察机关立即介入;如果出现失职渎职情况,立即启动问责程序,有力推动了污染防治工作开展。
监督载体创新,监督思路也不能墨守成规,两者缺一不可。污染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齐抓共管。若各部门都抱着“自扫门前雪”的心态,再好的监督载体也不能发挥效用。这个时候,纪委的监督提醒就显得格外重要。
“希望你们进一步履行好主体责任,加大治理和执法力度,不断优化流域生态……”这是河南省开封市禹王台区纪委监委驻区委办公室纪检监察组深入马家河督导时作出的提醒。为落实环保督查责任,该区纪委监委持续畅通环保领域信访举报渠道,建立健全信、访、网、电、微“五位一体”的信访举报体系,规范完善信访举报工作流程机制,加强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以及环保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及工作协作,提升了监督合力。
“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指出,纪检监察机关要牢牢抓住监督这个基本职责、第一职责,精准监督、创新监督。作为专门从事监督检查的工作人员,首要职责就是做好联系地区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重点在明晰工作流程,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当好生态环保督查员。”该区纪委监委驻区委办公室纪检监察组组长倪士霞表示。
不止是江苏和河南,其他一些地方纪检监察机关也纷纷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并建立长效机制。
吉林省集安市纪委监委发挥7个纪检监察室分工联系各乡镇、街道及派驻纪检监察组联合监督机制作用,开展联合督查,通过地毯式排查、“嵌入式”督查、常态化抽查等方式,全面强化对蓝天保卫战工作责任和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今年以来,该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区PM2.5指数保持在2-15之间,空气质量改善明显。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纪委监委通过“点穴式谈话”听实情、全流程模拟执法查漏洞等形式,进行近3个月的“沉浸式”全方位督查,督促有关单位统筹谋划、整改提升,建立了既能打攻坚战又能打持久战的长效机制。
随着监督载体和监督思路的不断创新,污染防治党政同责、部门联动、纪委监委监督的良好工作局面正在各地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