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首页 > 红色之声

20世纪80年代,曾有一场物价改革…… | 改革开放亲历者说

2018年12月17日 16:57  来源:红色之声 选稿:蒋云倩

  原标题:20世纪80年代,曾有一场物价改革……| 改革开放亲历者说

  

  在改革开放40周年到来之际,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与东方网“红色之声”(ID:hszs1921)联合推出“改革开放亲历者说”系列报道。今天,让我们来听听原上海市物价局局长李功豪讲述20世纪80年代上海价格改革的全过程。

  口述:李功豪

  采访:黄金平白璇煜周炯

  整理:白璇煜

  时间:2013年5月10日

  人物介绍

  李功豪,1925年12月生。1953年至1955年在上海市财政经济委员会工作,1955年至1958年在上海市财贸办公室工作,1958之后长期在上海市计划委员会工作。1983年7月至1988年2月担任上海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1984年5月至1988年2月担任上海市物价局局长。

  从1984年开始,我担任上海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兼物价局局长,分管内贸、外贸、财政金融以及物价工作。我亲身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上海价格改革的全过程,今天回想起这一阶段的价格改革,还是有很深的感触。

  改革前的价格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分级管理,企业没有定价和调价权。这种价格管理体制,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全国解放初期,市场商品短缺,投机商人乘机哄抬物价,造成物价暴涨。上海在解放后的九个月内,投机商人先后掀起了四次物价大涨。上海市政府采取经济措施和行政手段,打击投机,平抑物价。

  1950年3月,全国实行财经统一,使市场物价得到基本稳定。此后,国营商业对私营工业扩大加工订货和统购包销,掌握了主要商品的货源,保证了市场物价的稳定。

  1953年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以后,市场主要商品和物资紧缺的矛盾逐步突出起来。为了保证市场的稳定和经济建设的计划实施,国家对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对重要物资实行计划供应,并对这些重要商品和物资实行国家定价。

  

  △在上世纪,人们曾用算盘算账

  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国家加强了计划管理,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同时,加强物价的管理,形成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度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在国家穷、底子薄、物资匮乏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长期处于紧缺经济状态,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在此情况下,实行高度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

  从1952年到1978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累计上升21.6%,平均每年上升0.75%。在市场商品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对居民生活必需品实行凭票证供应,保证了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价格的稳定。

  但是,绝大多数商品由国家定价,难以根据市场供求和价值变化及时调整价格,以致许多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背离,难以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并使各类商品的比价关系扭曲,不利于生产的协调发展。

  因此,改革高度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调整不合理的价格,理顺价格体系,就成为价格改革的主要任务。

  价格改革的进程

  价格改革从1979年开始,改革的目标是调整不合理的价格,理顺比价关系,放开一部分商品价格,让市场调节,采取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价格形式。改革的方法是采取调放结合,在不同的情况下,调放各有侧重。

  1984年以前,调放结合是以调为主。1979年3月提高粮食、棉花、油料、生猪、家禽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1979年的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比上年提高18%。这些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以后,销售价格未动,商业部门购销价格倒挂。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小囡”吃的糖果

  1979年11月,全国统一提高生猪、牛肉、羊肉、禽、蛋、水产品、蔬菜等八类主要副食品的销售价格,粮、油价格未动。此后又继续提高棉花的收购价格,增加了纺织品的生产成本。1983年全国调整纺织品价格,大幅度降低涤棉布的价格,提高纯棉布的价格。国家对原材料价格,也作了调整。

  1979年到1984年,陆续提高统配煤、焦炭、铁矿石、生铁、钢材、有色金属、水泥和平板玻璃的出厂价格。允许企业对计划外超产的生产资料,价格可以上浮20%。在放开价格方面,上海从1983年到1984年先后放开942种小商品价格。对三类农副产品和完成计划任务后允许上市的一、二类农副产品,可进入市场议购议销,恢复城乡集市贸易。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此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价格改革也加快了步伐,从以调为主进入“调放结合,以放为主”。

  1985年生猪收购由国家统一定价改为国家计划指导下的议价,放开猪肉、牛肉、羊肉、鲜蛋、家禽、水产等副食品的销售价,同时将价格补贴由暗补改为明补,城镇居民每人每月补贴8元。同时,还提高农村粮油购销价格,上海粮油收购价平均提高30%—40%。全面放开三类日用小商品价格,到1987年,1160种三类日用小商品都转由企业定价。在此期间,还放开了包括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在内的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

  

  △上海“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民俗收藏展展出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人家“屋里厢”的景象

  由于国家指令性计划逐步减少,扩大了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比重,国家计划分配的物资也逐步减少,改由市场调节,企业计划外增产的生产资料,取消价格上浮20%的限制,改按市场价销售,形成了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这对增加生产资料市场供应是有积极作用的,但由于两种价格差价过大(一般相差一倍左右),也有很多弊端,不仅增加企业成本核算的困难,还助长了寻租行为。

  1988年又对上海副食品价格进行改革,提高猪肉、大宗蔬菜等四种主要副食品销售价,全面放开水产品、家禽等价格。1988年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货币投放过多,加上价格改革步子较大,引起通货膨胀,市场物价大幅度上涨。1988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涨18.5%。

  

  △实行“菜篮子工程”后繁荣兴旺的菜场

  为了稳定经济,国家采取治理整顿措施。从1989年到1991年的三年治理整顿期间,价格改革从以放为主改为“调放管相结合”,在治理整顿中深化价格改革。1989年上海采取控制物价上涨的措施,市政府狠抓菜篮子工程,宣布对19种生活必需品年内不涨价。在市场价格涨幅回落的条件下,又出台了一些价格改革措施,继续提高粮、棉、油的收购价格,并适当提高粮油销售价格;大部分进口商品从按国内同类产品作价改为按进口成本作价,即实行代理价;较大幅度地提高煤炭、原油、有色金属和部分钢材的出厂价;提高铁路、水运、航空的票价和货运价格。

  价格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产品价格,缩小了工农产品差价,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放开了很大一部分商品价格,三种价格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1978年国家定价的比重为97%,市场调节价为3%,到1990年,国家定价的比重已降到30%,国家指导价为25%,市场调节价为45%。但价格改革的任务还很重,需要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

  价格改革的基本经验

  回顾20世纪80年代的价格改革过程,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

  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战略,是价格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价格改革要调整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要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我国原来比价关系扭曲,如果价格改革过快,必然造成物价大幅度变动,超过各方面的承受能力,难以推进价格改革。特别应当看到,我国长期处于紧缺经济状态,靠政府管住价格,才使市场物价长期保持稳定。如果一旦将价格全部放开,市场物价就会像脱缰野马,飞速上涨。因此,只能采取小步前进,积极而稳妥地进行改革。

  在改革开始时,采取调放结合,以调为主,控制物价上涨幅度。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价格改革关系国民经济全局,涉及千家万户,一定要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在保证人民实际收入逐步增加的情况下,制定周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按此精神,国家对价格改革确定了“走一步,看一步,放、调结合,小步前进,慎重初战,务求必胜”的改革方针,分期分批进行价格改革。在价格改革过程中,物价上涨是不可避免的,由于采取渐进式的改革,就可以把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各方可以承受的范围以内。

  价格改革要以民为本,首先考虑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在价格改革中,大幅度地提高粮油和副食品等农产品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在收购价格提高以后,如何提高销售价格,就必须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影响。

  

  △1990年最早在上证所上市交易的“老八股”纸质股票原件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价格改革同其他方面的改革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需要进行配套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计划体制与价格体制关系尤为密切。计划体制改革,是逐步减少国家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而价格改革是要逐步减少国家定价,扩大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因此,价格改革与计划体制是密切联系的。在价格改革初期,只能放开一些小商品价格,而放开主要商品价格,则需要与缩小指令性计划同步进行。1992年以后,取消工农产品的指令性计划,价格改革就可以将大部分主要工农产品价格放开。

  价格改革也需要工资改革的配合。企业在改变“吃大锅饭”的工资制度以后,可以按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工资。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职工的工资水平有很大提高,从而增强群众对价格改革的承受能力。曾经有人提出把工资同物价挂钩,但难度很大。1993年以后的几年,上海将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同物价指数挂钩,各方较满意。

  价格改革同人民币汇率也有关系。在价格改革过程中,随着物价的上涨,外汇牌价也作了几次调整,并且开放外汇调剂市场,形成外汇牌价与外汇市场价并存,两者差价最高达一倍左右。进口商品定价也形成两种价格,成为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的一部分。1994年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将外汇牌价向市场价并轨,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这样,进口商品作价也就统一了。

  

  △商业货源充足,较好地满足了市民的需求

  放开价格让市场调节,是改革价格形成机制的目标。但由于我国市场不规范,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因而价格放开后,不能放任不管。1985年以后,我国价格改革从调放结合以调为主,转到调放结合以放为主,但由于管理没有跟上,曾出现乱涨价乱收费的问题。

  在1988年出现通货膨胀以后,引起居民心理恐慌,上海市场上曾一度出现抢购商品现象。1988年9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认真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在三年治理整顿期间,价格改革从以放为主转为“调、放、管”相结合,加强了对市场物价的管理,取得显著成效。在我国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以后,建立起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还不能对市场物价放任不管。要建立健全市场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行为。要加强对市场物价的监督检查,制止乱涨价乱收费。政府对市场物价的管理,从直接管理为主转为间接管理为主以后,还应有必要的行政干预。

  20世纪80年代的物价改革,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探索、摸索中进行。我们当时把握的原则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贯彻中央的方针,做好价格改革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