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首页 > 红色之声

26年前的今天,上海取消粮票油票 还记得弹眼落睛的半两粮票吗?

2019年4月1日 19:30  来源:红色之声

  26年前的今天,

  1993年4月1日,

  上海放开粮油购销和价格,

  取消沿用了近40年的粮票、油票。

  至此,

  所有的副食品供应票证全部取消。

  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按计划凭证供应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一大奇观。从粮票、油票、肉票、鱼票、糖票、烟票、布票,直至火柴票、肥皂票……举凡吃穿用住,几乎无票不在。

  1955年9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名义制定的1955年版的全国通用粮票开始在全国各地发行使用,粮票和购粮证作为“第一票”进入了新中国的票证历史舞台,中国自此拉开了长达近40年的“票证经济”帷幕。

  改革开放后,粮食购销体制不断调整和改革,国家逐步放开了粮食销售价格,各地逐步改变或取消了城镇居民口粮凭证定量供应的办法。到了1994年,全国各地基本取消粮票,票证时代彻底终结。

  取消票名

  取消时间

  线票

  1982年

  (1954年起发行)

  鱼票

  1985年

  (1959年起发行)

  电视机票、电冰箱票、洗衣机票

  1990年

  (均1985年起发行)

  烟票、火柴票、肥皂票

  1991年

  (均1962年起发行)

  肉票、蛋票

  1992年

  (均1957年起发行)

  油票

  1993年

  (1953年起发行)

  粮票

  1993年

  (1955年起发行)

  凭票排队买年货

  记者查阅“上海档案馆”的官方网站时发现,

  整个计划经济时代,

  上海共出现过200多种各类票证。

  △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票证——摘自《上海计划供应票证鉴赏》(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粮票、肉票

  和购买各种紧缺商品所需的票证……

  见证了人民生活

  从全面短缺到日渐繁荣的那段历史。

  然而,要把票证上的“鸡鸭鱼肉蛋”

  变为实实在在的“腹中物”,

  排队是最关键的一环。

  在相当长一段岁月里,

  小心翼翼揣着

  只有过年才下发的节日专用票证,

  一早起来去菜市场排队

  购买平日里难得见到的

  冰冻带鱼、冰冻黄鱼

  或者是黑木耳、金针菜,

  是上海人一家老小齐上阵的“年底冲刺”。

  排队辛苦,

  对于很多人仍记忆犹新。

  2017年,

  上海市民胡清颀回忆:

  “我儿时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春节前天蒙蒙亮在菜市场排队,差不多轮到时,爸爸或妈妈却迟迟不来,我一边央求叔叔阿姨让我后退几名(保留名额),一边急得大哭。”

  胡清颀其实不知道,

  对于爸爸、妈妈来说,

  那时候要忍受的焦虑要远远超过他:

  在没有手机、微信的情况下,

  如果有两三个孩子一起上阵,

  父母必须得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排队动向。

  更令父母担忧的是,

  眼巴巴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

  差不多轮到时,

  不料营业员解下围裙大声说:

  “后面不要排了,

  么事(商品)卖光了!”

  被误读的“半两粮票”

  2018年,

  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

  “伟大的变革——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

  出现了上海的半两粮票。

  上海自有粮票起,

  就有半两粮票。

  在不少外省人眼里,

  半两粮票成了上海人精明的象征,

  甚至用来数说上海人的精明不高明。

  外地的地方粮票,

  最小单位几乎都是壹两,

  上海出现个“半两”,

  当然是弹眼落睛。

  半两粮票当时可买

  一根油条或0.04元一只的杏仁饼。

  半两粮票与壹两相比,

  是量的细小化。

  这种细化的优点,

  就是细化了消费对象及消费行为,

  使消费目标和定位更加具体和实际,

  需要半两的就不必花费壹两。

  在这个设置了半两粮票的城市,

  你很难钻价格的空子,

  钻计量的漏洞。

  半两粮票这滴水,

  映照出上海人的精明和高明,

  践行了上海人“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生活原则;

  实际是实惠,精明靠精算。

  来源:红色之声综合上观新闻、新华视点等

  编辑:安通

  审稿:袁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