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5日 21:30 来源:红色之声
在党的诞生地上海
这本书最近占据了各大书店的“C位”!
发行当天,
紧急空运送达的500册样书
第一时间抵沪;
连日来,首批5万册在全市
近90家新华书店、上海书城上架销售,
以最醒目的位置设立专柜专架
进行重点陈列、重点宣传;
光是一家门店短短两天
就征订了约5000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要》(以下简称《纲要》)6月9日在全国发行。《纲要》把全国首场宣传活动放在了上海,13日下午,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纲要》上海首发暨赠书仪式举行。
《纲要》走进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根据中央要求,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纲要》一书,由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纲要》内容丰富、结构严整,忠实原文原著、文风生动朴实,是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学习材料,是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
“人民出版社诞生在上海,是中共一大召开后,我党决定成立的第一家出版社,与党同龄、与党同行。”首发式上,人民出版社社长蒋茂凝说。
在中国共产党伟大事业启航的地方,在上海这座见证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城市举办《纲要》宣传活动具有特殊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从这里开始的”。
党的第一个人民出版社诞生在上海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加强对马克思理论的宣传成为党的重要工作。中共一大通过的决议指出:“一切书籍、日报、标语和传单的出版工作,均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或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根据中央局的决定,1921年9月1日,时任中央局宣传主任李达创办人民出版社。
我国近代的出版机构,多称“书局”“书社”“印书馆”等,该社首次使用了“出版社”的名称。
△李达在沪寓所,既是中共二大会址,也是党的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的所在地
李达在沪寓所“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今老成都北路7弄30号),就是当时人民出版社的社址。此系一楼一底的石库门房屋,门额刻着吉祥图案,内有小天井,底层是客堂,楼上前楼为李达卧室,后面亭子间即编辑部。这里虽然极简陋,但周围民居成片,门户相仿,便于隐蔽。李达主持社务期间,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所编印的书籍都通过可靠途径秘密运送到各地。
1921年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登载《人民出版社通告》,阐明其宗旨和任务:“近年来新主义新学说盛行,研究的人渐渐多了,本社同仁为供给此项要求起见,特刊行各种重要书籍,以资同志诸君之研究。本社出版品底性质,在指示新潮底趋向,测定潮势底迟速,一面为信仰不坚者祛除根本上的疑惑,一面和海内外同志图谋精神上的团结。各书或编或译,都经严加选择,内容务求确实,文章务求畅达,这一点同仁相信必能满足读者底要求。”
△人民出版社在《新青年》上登载的出版通告
1921年11月发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局》通告中,明确要求:“中央局宣传部在明年7月以前,必须出书(关于纯粹的共产主义者)20种以上。”党中央宣传主任李达负责的人民出版社,拟定几套内容丰富的出版计划,准备推出“马克思全书”15种、“列宁全书”14种、“康民尼斯特(共产主义)丛书”11种、其他读物9种。
为了避免引起反动当局的注意,在出版社的书刊上故意印了“广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字样。1958年,李达在《中国共产党的发起和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会经过的回忆》中谈及:“‘人民出版社’由我主持,并兼编辑、校对和发行工作,社址实际在上海,因为是秘密出版的,所以把社址写为‘广州昌兴马路’。”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劳农政府之成功与困难》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俄国共产党党纲》
1922年6月,陈独秀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提及,仅数月的时间里,人民出版社已经出版书籍12种,各印3000册。
据查考,人民出版社实际出版书籍大约20种。当时由李达负责编辑、出版的革命书籍有《共产党礼拜六》《第三国际议案及宣言》《工钱劳动与资本》《劳农政府之成功与困难》《列宁传》《俄国共产党党纲》等。1922年6月30日,陈独秀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特别提到人民出版社:“总计出版书籍12种,各印3000册。”同年9月,人民出版社又推出一系列新书,包括马克思的《资本论入门》、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以及《劳动运动史》《两个工人谈话》《太平洋会议与吾人之态度》《李卜克内西纪念》等。
1922年11月,李达应毛泽东函邀前往长沙,担任湖南自修大学学长。翌年夏秋间,人民出版社归并到广州的新青年社。人民出版社虽然存立才一年多,但仍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作出过积极贡献。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提纲)》中指出:“人民出版社为我党言论机关,出版了很多书籍,对思想上有很大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1月1日,人民出版社在北京恢复重建。毛泽东亲笔题写“人民出版社”社名,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也分别为人民出版社成立题词。至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些重要论述和重要理论读物依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来源:红色之声(ID:hszs1921)综合
编辑:章丛雨
审稿:程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