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首页 > 红色之声

习近平总书记如何守初心、担使命?

2019年6月20日 23:30  来源:红色之声

  

  6月18日,首届“初心论坛”在上海市政协开幕。

  相关链接:首届“初心论坛”在党的诞生地开启!红色大咖共聚一堂畅聊“初心”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是中国共产党人确立初心的地方。党史研究专家与党史重要节点城市的嘉宾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红色文化主脉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

  在“初心论坛”上,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谢春涛作了题为《习近平总书记如何守初心、担使命?》的主旨报告。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谢春涛

  谢春涛在报告中从“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角度,谈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是如何守初心、担使命的。

  来看报告全文

  ↓↓↓

  2012年11月15日,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后的常委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1月29日,他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作大会的主题,并专设一部分论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为了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讲清楚了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这里,仅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角度,谈一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是如何守初心、担使命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

  △2019年4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这是4月15日下午,习近平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看望老党员、已脱贫户马培清一家。

  他特别重视脱贫攻坚。强调,小康是13亿多人的小康,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他要求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他还提出社会政策要托底,要守住民生底线,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6年多来,在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人民生活不断改善,8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全面深化改革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也必须依靠人民。而要想得到人民支持,就必须体现公平正义,让人民从改革中受益,有更多获得感。他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

  △2018年9月27日,习近平来到辽阳市,视察了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以及辽宁忠旺集团。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方面改革推进很快很稳,就因为改革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使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比如,养老双轨制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同企业实行一样的办法,有助于社会公平;

  降低国企高管的过高收入,取消职务消费,赢得了包括国企员工在内的很多人的认同;

  户籍制度改革,有助于推进城镇化,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确保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经营权、流转权,保障农民房屋、宅基地等的用益物权,农村建设用地也可以投放市场,对广大农民有利;

  公车制度改革,省部级以下干部取消专车,减少特权和浪费,让绝大多数人叫好。

  全面依法治国要让人民感受到公平正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建设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要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

  他认为,这些年来,群众对司法不公的意见比较集中,司法公信力不足很大程度上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合理有关。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司法改革作为重点之一,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十八届四中全会又专门研究全面依法治国并作出决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要求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几年来,新的法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司法改革也稳步推进,快速地改善着中国的法治状况。

  全面从严治党要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是从公布“八项规定”、抓作风建设开局的。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盯住作风问题不放,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他要求,作风建设必须突出重点、聚焦问题;必须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必须严字当头、从严从实;必须层层压紧、上下互动;必须相信群众、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落实这些要求,党风建设取得很大成绩。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的力度空前,打“老虎”的数量、受惩处干部的级别、处理的严厉程度,是过去少有的,甚至是没有的,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称道。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以人民为中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使人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样的理念、立场和价值观,得人心,合民意,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所广泛认同。

  相关链接

  4000字深度好文,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来源:红色之声(ID:hszs1921)

  本文整理自“初心论坛”谢春涛主旨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如何守初心、担使命?》

  编辑:大头

  审稿:张海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