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首页 > 红色之声

主题教育如何有效避免“学”“用”两张皮?关键要抓住这条主线

2019年8月11日 19:30  来源:红色之声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在理论学习中提高思想认识,实现高度团结和统一,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历次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都注重从理论教育入手,通过强化学习,有力提升全党的思想共识和理论水平,进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同样,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也是把加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当作先导性、基础性工作,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扎扎实实把主题教育不断引向深入。

  厚植“守初心”的思想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到位,才会有实际的行动。广大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守初心”,首先必须真正领会什么是“初心”,为什么要“守初心”,怎样“守初心”。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之中,是这一理论体系精髓要义的首要组成部分。早在2013年的《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讲过一段寓意深刻、饱含哲理的话:“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在2016年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着重从八个方面阐释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思想内涵和时代要求。2017年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确定为大会的主题,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关于当下主题教育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党中央做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总体部署,其特别意义就在于,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所谓“来时的路”指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不能改变的初心。就在主题教育开展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还专程赴江西于都考察革命老区,强调“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这一思想坚守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彰显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彰显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彰显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深刻理解“初心”就是要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要深刻理解“守初心”,真正做到“守初心”,就必须深入开展扎实的理论学习,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过程中,深切感知和领悟“初心”的历史底蕴、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路径。舍此别无他途。开展此次主题教育,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让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胜利前进的不竭力量源泉;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永远铭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

  强化“担使命”的政治自觉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人们,认识和实践是辩证统一的,认识来源于实践,但认识形成后也会反作用于实践。思想就是力量。思想高度统一就能形成政治高度统一。全党的思想统一就能凝聚起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强大的物质力量。而要达到思想的高度统一就必须开展扎实的理论教育,画出最大的思想同心圆。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承载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擘画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高扬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一思想深刻阐释了中国梦产生的历史逻辑、思想内涵、本质规定和实践要求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构建起完整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观,发出了在新时代引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强音,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担负历史使命夯实了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

  开展此次主题教育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和历史责任,以充足的思想准备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担使命”。所谓“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用科学的理念、长远的眼光、务实的作风谋划事业;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在实践历练中增长经验智慧,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而要做到“担使命”,就必须把加强理论学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广大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受洗礼,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强化“担使命”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催生“找差距”的有效举措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理论学习的过程本应就是对照思想、联系工作、找出差距的过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的现象就是“学”和“用”两张皮,“学”归“学”,“做”归“做”,“学”不能指导“做”,“做”不能促进“学”。这就需要我们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客观世界。理论学习越深入,思想认识越深刻,找差距的主观动机就会越强烈。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找差距”。但“找差距”不是简单的自我认定、自我判断的过程,“找差距”是有标尺的,是在“对标”、“对表”的过程中发现差距,找准差距。所谓“对标”、“对表”就是要在深入的理论学习中,认真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深学细悟、细照笃行,带着责任学、带着问题学,找一找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找一找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找一找在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服务群众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找一找在思想觉悟、能力素质、道德修养、作风形象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有的放矢进行整改。

  要做到严格、准确地“对标”、“对表”还要有科学的方法。这同样要求持续强化理论学习,在全面、系统、深入地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自觉掌握并科学运用其蕴含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包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坚持实事求是的活的灵魂、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重视调查研究、发扬钉钉子精神、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等。这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源自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新时代我们党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已经经过实践的检验,不仅为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也为此次主题教育中查找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通过深入学习、深度思考和深切体悟,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科学把握并正确运用好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

  决定“抓落实”的实际成效

  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抓落实”,是要见行动,促整改。理论学习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抓落实”的成效。思想认识到位是有效行动的保障。理论学习抓得越实,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越深,自我剖析和深刻反思的力度越大,“抓落实”的成效往往就越显著。

  思想上高度重视才能有“抓落实”的行动。所谓“抓落实”,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转化为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好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要做到“抓落实”,首先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解决问题,而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开展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政治和理论素养,增强“抓落实”的自觉意识。

  思想认识到位才能有“抓落实”的行动到位。思想认识的深度决定着“抓落实”的力度,也决定着问题解决的成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蕴含着一系列具有重大原创性的新观点和新论断,浅尝辄止是不可能把握理论体系的全貌和精神实质的。如果把学习看成走过场,或者只是蜻蜓点水,不能真正做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思想认识上与党中央的要求就会存在差距,整改的行动也就很难达到党中央的要求。此次主题教育中提出的八个方面的问题,既是当前基层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也属于疑难杂症。这些问题的形成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诸多客观复杂因素,但从根源上说都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如果不能从理论和政治的高度深化认识,对问题本身的危害性认识不到位,就不可能做到根除、根治,实现治标、治本。开展此次主题教育,就是要强化理论武装,聚焦解决思想根子问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真正了解民情、切实掌握实情,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确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作者王公龙,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特聘研究员)

  来源:上观新闻

  编辑:大头、安通

  审稿:张海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