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首页 > 上海纪检

【40年印记】15张地图见证浦东新区发展

2018年8月6日 09:47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沈入群展示他绘制的浦东新区地图

    我今年88岁了,1949年8月进入空军部队,1969年9月转业进入浦东公交公司,1991年9月离休。离休以后,正值浦东开发开放大幕初起,如火如荼的开发开放场景震撼着我的心,激荡着我胸中多年来的热忱:想要感恩党,报答人民,投身浦东新区开发开放。说起改革开放40年,尤其是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开放28年的巨变,我可有满肚子的故事。因为我不仅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而且用15张地图记录了历史的巨变。

    但是,浦东开发开放之初,不少人不相信未来发展蓝图,觉得“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浦东已经热火朝天动起来了,有的人还“木知木觉”,还在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我在上海人民广场叫出租车,告诉司机:“我去浦东文登路。”“什么坟墩路,不认得阿拉勿去,坟墩头,触霉头!”连出租车司机都不愿开到浦东来。

    当时确实有很多人觉得来浦东不方便,住宿、就学、就医等也都找不到方向,于是我就同杨根全、王林初、孙汉屏三个“老公交”商议,能不能自己绘制一张浦东新区地图,让外人看了地图就知道浦东是什么样。从1993年至2007年,我参与了15张浦东新区地图的绘制过程,其中12张便民地图,3张全域大地图,用地图见证了浦东新区的发展。

    第一张地图就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地图。当时我们四人相约,每天早上8点30分到陆家嘴开始测绘。没有工具,怎么测绘呢?我们四人都当过兵,军人走正步,一步75厘米,就这样,我们用最原始的测绘方法——步测,分头走遍了陆家嘴金融贸易区28平方公里的100多条马路,标出路两边300个单位。白天用脚算出路幅、路距,统计出沿途的企事业单位,夜晚汇总信息,手工绘制,每周六大家再聚到我家进行数据汇总。经过半年耕耘,浦东新区第一张地图《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简图》问世了!

    第二张地图是一张便民地图。1993年,我去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看到几个处室的门口各有一张简单的草图:卫生处的草图上标出各医院位置,教育处的草图上标出各学校位置,民政处的草图上标出献血办、婚姻登记办位置,等等,10个处共标注了108个单位。我就想能不能绘制一张浦东新区便民图,把所有单位都标上,于是,我就给社发局领导写了建议信,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很快,新区16个局、署以及300多个与百姓有关的单位都标在一张地图上出版,是一张名副其实的便民图。

    地图不仅能便民,它也是政府和老百姓沟通的一座桥梁。今日的陆家嘴中心绿地,当年是浦东有名的棚户区,挤着3500户居民和60多家企业。走在小巷里,两手也伸不直,当时的民谣都唱:“浦东陆家嘴,上海下只角,有女勿嫁陆家嘴,煤球炉,倒马桶,屋里厢没有自来水。”

    棚户区要动迁改造成绿地时, 有些居民却不肯走,认为政府肯定会把地卖给开发商造高楼,赚大钱。于是区政府有关部门找到我,建议在即将付印的浦东新区地图上,把棚户区涂成绿色,标明是公园绿地。后来动迁户看到了这份正式出版的地图,终于相信了,签字搬走。政府也确实说话算数,这块钻石宝地没有盖高楼,而是建成了10万平方米的绿地,有人形容它是镶嵌在林立高楼中的一块生机盎然的“翡翠”。2002年时,世纪大道北半段已经建好,南半段还有个别小区没有动迁。我问世纪大道画一半还是画全线,时任规土局局长说:“规划已定,决心不变,要画出世纪大道全线。”地图一出,就是一张安民告示。

    一张张浦东新区地图,是群众了解浦东发展现状和未来的窗口,也是浦东招商引资、人才招聘的亮丽名片。有一年浦东新区人才招聘团到巴黎,带去的浦东地图吸引了一位已在法国工作的中国人。地图上标明了花旗、汇丰、渣打、贝尔、阿尔卡特、西门子、夏普等一批世界著名企业,这使他切实感到浦东新区的发展速度和广阔未来,毅然回国投身改革开放的大潮。随着浦东新区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2001年版的地图有了中英文对照,开本也大了,新区政府去美国、加拿大招聘人才,带去了1000份地图,被一抢而空。

    然而浦东的发展太快了,地图更新的速度,怎赶得上浦东前进的脚步?这条路又打通了,那条隧道又开建了,有些世界500强企业又落户浦东了,新地图很快就过时了。为了追赶浦东前进的脚步,我们以一年更新一版的速度,一路赶出了15版地图,每一张都承载着浦东新区的变化。

    因为绘制了那么多地图,有媒体称我为“浦东活地图”,说我用双脚追赶着浦东新区的发展。现在,我尽管不再参与绘制地图了,但对浦东的关注从未减少,尤其是进入新时代,自贸区、科创中心等国家战略的实施,给浦东带来的变化让人越看越高兴。如今天气好时,我偶尔去陆家嘴、临港、世博滨江段走走看看,今昔对比,心里真是感慨万分,对浦东、对上海、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沈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