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首页 > 先进典型

一位为党的文艺事业倾力奉献的老抗战文艺战士

2018年7月4日 17:32 

    蓝天野(资料图)

    蓝天野,1927年生人,青年时代在北平国立艺专学画,抗日战争时期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4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作为祖国剧社的发起人之一开始参与中共华北城市工作部地下工作,并加入由周恩来、郭沫若领导的抗敌演剧二队,随后到华北大学政治班学习,毕业后先后在华北大学文工二团和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团担任演员,1952年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任导演兼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87年离休。现任北京人艺艺术委员会顾问。

    蓝天野同志1945年起从事党的话剧工作,曾演出过进步话剧《蜕变》《以身作则》《青春》《孔雀胆》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茶馆》《北京人》《蔡文姬》《王昭君》《钦差大臣》《罗密欧与朱丽叶》《小市民》《家》《甲子园》等剧目中成功塑造了大量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并担任《山村新人》《救救她》《故都春晓》《贵妇还乡》《家》《吴王金戈越王剑》《秦皇父子》等剧目导演。他执导的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于1985年获北京市优秀导演奖。除话剧作品外,他还在《渴望》《封神榜》《中国商人》《茶馆》等影视剧中饰演了众多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角色。他塑造的许多角色已经成为至今无人超越的经典人物,其中《封神榜》中饰演的仙风道骨的姜子牙及《渴望》中温文尔雅的老父亲王子涛的形象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1987年离休后,仍心系话剧事业。多年来为青年演职人员讲授剧院传统、戏剧表演理论和技巧,为剧院继承现实主义传统和保证高质量的艺术水准把关。2008年剧院恢复艺术委员会,他受邀担任顾问,凭借几十年从事舞台表演和导演工作的丰富经验,积极参与艺术委员会工作,本着对剧院艺术生产和艺术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剧本和演出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为现实主义表演风格的传承和确保演出剧目的高水准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积极为广大戏剧爱好者举办艺术讲座,为院刊及很多报刊撰稿,使广大观众深入了解了老一辈艺术家的成长经历、艺术观念和对艺术事业执着追求的高尚艺德。

    近年来,他更以极大的热情直接参与剧院的艺术建设,焕发艺术青春,重返话剧舞台。201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重排献礼剧目《家》,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在阔别舞台20多年后以84岁高龄主动挑战反面角色,在剧中成功饰演了伪善人冯乐山。在排演过程中,他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激情和忘我的精神,每天坚持参加排练,直到晚上10点多排练结束。一天在排练中他不慎摔伤,手指骨折,起身后的第一句话是“对不住大家,让各位受惊了”,第二天仍坚持带伤排练,使剧组演职人员和全院职工深受感动。排练、演出中,他时刻以坚韧不拔、严肃治戏的敬业精神向年轻演员传授着人艺人应当具备的艺德和品性。2012年,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并纪念建院60周年,剧院倾力创排了现实题材大戏《甲子园》,他受邀担任该剧艺术总监,并与朱琳、郑榕、朱旭、吕中、徐秀林等老艺术家和一批优秀中青年演员、当年入院的新演员共同参演。在紧张的排练、演出之余,他主动做好传帮带工作,用言传身教来启迪青年演员特别是刚入院的五位新演员,教他们如何感受、体验角色,如何在纷繁的社会环境中安静地演戏、做人,如何更好地继承剧院的优良传统。他时刻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周围所有的人,最终在首都剧场的舞台上为广大观众奉献了一台“四世同堂”的经典话剧。2014年,他执导了重排剧目《吴王金戈越王剑》。这部曾由他于1983年执导的话剧于31年后再度复出,有着重要的传承意义。在两个多月的排练过程中,他一天三班主持排练,克服了时间和体力、精力上的困难,为该剧成功演出付出了极大的艰辛和努力。2015年,他以88岁高龄再次执导了瑞士剧作家迪伦·马特的代表作《贵妇还乡》。该剧无论从文本、戏剧理念到舞台呈现都有很大难度,对导演、演员和舞美人员都是新的挑战。在他的带领下,从2月份建组开始全组人员即投入到紧锣密鼓的排练之中。在两个多月的排练中,他坚持每天早来晚走,对每一位演员的台词、动作仔细推敲,认真讲解,并经常亲自上场做示范。为了让演员们更好地找到饰演人物的感觉,他还不辞辛苦请来著名画家黄永玉指导该剧的舞美设计,为大家提供了许多新的创作思路。连日每天三班的排练终令88岁高龄的他劳累过度,身体极度虚弱,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要求立即停止工作抓紧治疗和休息。剧院领导和剧组人员都劝他在家好好休息,可他却安慰大家说:“没事,我能行”。就这样,他每天上午到医院输液治疗,下午到排练厅工作一直到晚上九、十点钟才回家,从未缺席过一次排练。2015年4月底,《贵妇还乡》在首都剧场上演,随即引发轰动,无论是演员们精彩的演技,还是他独具一格的导演手法,都让广大观众再次领略了这部经典剧作的无穷魅力。2016年4月该剧再次演出,89岁的他克服时间紧张等困难再次执导该剧。

    作为一名老党员、老艺术工作者,蓝天野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剧院的建设和发展,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光发热、无私奉献。他坚持艺术创作要扎根于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体验生活的创作传统,2012年他带领《甲子园》剧组到北京香山老年公寓体验生活;2013年他回访了几十年前曾两次体验生活的房山区青龙湖镇岗上村,为村民们送去了自己特意创作的水墨画“鹏程万里”,还被授予了“荣誉村民”的证书。每年的“共产党员献爱心”活动,他都踊跃参与,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青海玉树地震都捐款数千元。2012年,更是他第一时间主动捐款将2万元用于“北京7·21 特大暴雨灾害”救灾。他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将义卖画作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救治唇腭裂儿童和流浪小动物。他热情关心民营戏剧活动, 2014年得知东城区南锣鼓巷戏剧节因资金短缺面临困境时,立即捐出3万元,带动了一批戏剧工作者捐款,使戏剧节得以正常举办,让年轻戏剧工作者们倍受鼓舞。

    蓝天野同志耄耋之年依然执着于艺术理想,坚守于话剧舞台,始终以一个老艺术工作者的实际行动和一部部优秀话剧作品,为首都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倾力奉献,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树立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