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0日 06:04 来源:人民日报
“改革强军,首先撬动的就是思想。改革不仅体现在有形的成果上,更体现在无形的观念上。必须抓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南海舰队航空兵某飞行团所在师的政治部主任陈亮明在团改革强军动员教育会上讲的一番话,让官兵们印象深刻。
但是观念到底改什么、怎么改?很多规矩、做法、习惯由来已久,改起来并非一日之功。
破旧立新,改革才能强军。该团发动官兵自下而上审视部队建设方方面面的成败得失,进行系统梳理后,逐项升华为理性认识。改变,换来了该团更为广阔的天地,一支能征善战、决胜海天的雷霆劲旅呼之欲出。
为打赢,找准新的“度量衡”
“以往飞行训练,时间和课目是硬杠杠,现在时间和课目指标灵活度大了,能力才是硬指标。”对于这种“变”,团长吴郑军深有体会。
吴郑军一直都忘不了一件事:那年,部队首次组织某型导弹实弹射击演练,该团两架战机均首发命中,打出了“雷霆战鹰”的威名。然而时隔几年,上级组织某重大演习,模拟该型导弹攻击,他们却完全失了准头。
是战法不熟吗?不是。演练前,指挥员带着参演飞行员不知道练了多少遍,闭着眼睛都知道该如何攻击。
是飞行员技术不行吗?也不是。参演飞行员个个都是团里数一数二的尖子。
复盘战局,事实真相引人深思:原来这次演习,全程置于复杂电磁环境之中,机载电子设备会显示许多假目标,而且耳机里声音嘈杂,通信联络时有时无……情况一变,飞行员就慌了,无法准确判明目标。
“实战化训练,需要新的‘度量衡’。”回想起那次演练,吴郑军感慨地说,“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过去的标准上用力再多,也不是实战。”
改革关口,该团仍在多地驻训轮战。不少官兵坦言,陌生机场、复杂气象,又处在军事斗争最前沿,组训、战备压力大,现实困难多……
“什么是困难,困在‘家里’就难。现在有了‘走出去’的机会,正好与其他部队切磋切磋。”一次出征动员上,该团所在师副师长王联红的话一锤定音。
说干就干。部队进驻后,该团带队领导主动找到海军某防空部队,进行对抗训练。
你练防空,我练突防,一拍即合。约好时间,定好规则:第一回合,完全“背靠背”,全未知条件下对抗;第二回合,先亮底牌再较量,检验战法运用;第三回合,往极限打,往绝境逼,看谁的本事更过硬、谁的作风更顽强……对抗结束,复盘战局,对照各自演练视频,谁先发现、谁先开火,胜负立见分晓。
一次次互为对手的生死较量之后,对抗双方均获益匪浅:一个个“短板”被发现,一个个难点被攻克,一个个新的战斗力增长点被发掘。
树新风,从打破论资排辈开始
“真没想到,自己毕业才3年,家属刚随军就搬进了新建公寓房。”在一次座谈会上,某机务中队副指导员范晓辉幸福满满地告诉记者。
“这次分房,像范晓辉一样分到新房子的年轻干部不少。”看到多少有些意外的记者,在场的团政治处主任陈鹏当即讲起了分房背后的故事——
去年底,团里拿到了18套新建公寓房指标,负责分房的部门按照上级通知要求,以军龄、军衔等资历为依据,拟定了一份分房方案。
“要打破论资排辈的观念!”方案呈到团里时,政委张冠增提出了不同意见:分房要看资历,但也要看工作表现。
其实,张政委的反对并非没有道理。在此前的一次分房中,就有一些同志向他反映,分房时能否考虑下个人现实表现,甚至个别人私底下发牢骚:“干得好不如资历老。”
对此,班子成员中也有不同的看法:分房按资历打分排名是惯例,而且别的单位也都这么干,我们没有必要折腾。也有人认为,资历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个人的现实表现,不能让工作干得好的同志寒心。
“改革就是要敢于打破利益的藩篱,让优秀者优先,实干者实惠,有为者有位。”张政委的意见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经过充分讨论,他们决定对最初的分房方案进行调整:在考虑资历的同时,把个人工作表现也作为一项重要的考量指标。
最终,以范晓辉为代表的5名优秀年轻干部获得了分房资格,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公寓房。“真心为团党委的务实举措点个赞。改革让我有了一个新家,可以扎下根来好好干了。”范晓辉深有感触地说。分房这件事在全团上下引发了一场热议,团党委打破惯例树新风更加激发官兵干事创业的热情。
无独有偶,该团年轻飞行员焦丽津因表现优异,被破格提拔到副大队长的岗位,而不少资历比他老的飞行员却没能得到提升。
抓安全,不能惧怕风险
今年初,吴郑军带队赴外地执行某专项战备任务。以往,团里都要挑选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飞行员参加。而这一次,团党委决定,安排部分新飞行员随队执行任务。
“执行任务人员名单报上来时,我心里就咯噔一下。”该团所在师副师长池彬回忆说,那次任务政治敏感性强,对飞行员技战术水平、心理素质要求极高,稍有差池,就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任务本身安全压力就大,再派新员去,无疑又增加了安全风险,有没有必要?”团党委在研究人选时,也曾有过顾虑。
“改革本身就有风险,不能因为有风险就退缩。”党委一班人经过充分讨论达成一致:让新员参加虽然有风险,但可以加快他们的成长,缩短部队战斗力生成周期。打仗不能光靠几个尖子飞行员。
不只是领导,飞行员们的思想反应也较为激烈。新改装飞行员梁浩就感到压力特别大。
“第一次单独赴外地执行如此重要的任务,虽然有信心,但没什么经验,就怕突发情况处理不好,出什么事儿。”在被确定为执行此次战备任务的人选后,梁浩在激动之余,也不免有些担忧。
为了确保圆满完成战备任务,他们开展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进一步打牢新飞行员的基本功;在实际任务中,采取以老带新编组的方式,提振新员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信心和能力……通过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不仅很好地管控了安全风险,也使这批飞行员成熟了起来。
“这件事对我们各级触动都很大,消极保安全是防不住风险、守不住底线的;越是风险大越是要向改革要安全,这样的安全才能持久。”池彬说。
向改革要安全,以安全促改革。至今,该团连续7年未发生飞行安全事故,连续12年未发生严重违纪问题,为改革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改革强军,首先撬动的就是思想。改革不仅体现在有形的成果上,更体现在无形的观念上。必须抓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南海舰队航空兵某飞行团所在师的政治部主任陈亮明在团改革强军动员教育会上讲的一番话,让官兵们印象深刻。
但是观念到底改什么、怎么改?很多规矩、做法、习惯由来已久,改起来并非一日之功。
破旧立新,改革才能强军。该团发动官兵自下而上审视部队建设方方面面的成败得失,进行系统梳理后,逐项升华为理性认识。改变,换来了该团更为广阔的天地,一支能征善战、决胜海天的雷霆劲旅呼之欲出。
为打赢,找准新的“度量衡”
“以往飞行训练,时间和课目是硬杠杠,现在时间和课目指标灵活度大了,能力才是硬指标。”对于这种“变”,团长吴郑军深有体会。
吴郑军一直都忘不了一件事:那年,部队首次组织某型导弹实弹射击演练,该团两架战机均首发命中,打出了“雷霆战鹰”的威名。然而时隔几年,上级组织某重大演习,模拟该型导弹攻击,他们却完全失了准头。
是战法不熟吗?不是。演练前,指挥员带着参演飞行员不知道练了多少遍,闭着眼睛都知道该如何攻击。
是飞行员技术不行吗?也不是。参演飞行员个个都是团里数一数二的尖子。
复盘战局,事实真相引人深思:原来这次演习,全程置于复杂电磁环境之中,机载电子设备会显示许多假目标,而且耳机里声音嘈杂,通信联络时有时无……情况一变,飞行员就慌了,无法准确判明目标。
“实战化训练,需要新的‘度量衡’。”回想起那次演练,吴郑军感慨地说,“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过去的标准上用力再多,也不是实战。”
改革关口,该团仍在多地驻训轮战。不少官兵坦言,陌生机场、复杂气象,又处在军事斗争最前沿,组训、战备压力大,现实困难多……
“什么是困难,困在‘家里’就难。现在有了‘走出去’的机会,正好与其他部队切磋切磋。”一次出征动员上,该团所在师副师长王联红的话一锤定音。
说干就干。部队进驻后,该团带队领导主动找到海军某防空部队,进行对抗训练。
你练防空,我练突防,一拍即合。约好时间,定好规则:第一回合,完全“背靠背”,全未知条件下对抗;第二回合,先亮底牌再较量,检验战法运用;第三回合,往极限打,往绝境逼,看谁的本事更过硬、谁的作风更顽强……对抗结束,复盘战局,对照各自演练视频,谁先发现、谁先开火,胜负立见分晓。
一次次互为对手的生死较量之后,对抗双方均获益匪浅:一个个“短板”被发现,一个个难点被攻克,一个个新的战斗力增长点被发掘。
树新风,从打破论资排辈开始
“真没想到,自己毕业才3年,家属刚随军就搬进了新建公寓房。”在一次座谈会上,某机务中队副指导员范晓辉幸福满满地告诉记者。
“这次分房,像范晓辉一样分到新房子的年轻干部不少。”看到多少有些意外的记者,在场的团政治处主任陈鹏当即讲起了分房背后的故事——
去年底,团里拿到了18套新建公寓房指标,负责分房的部门按照上级通知要求,以军龄、军衔等资历为依据,拟定了一份分房方案。
“要打破论资排辈的观念!”方案呈到团里时,政委张冠增提出了不同意见:分房要看资历,但也要看工作表现。
其实,张政委的反对并非没有道理。在此前的一次分房中,就有一些同志向他反映,分房时能否考虑下个人现实表现,甚至个别人私底下发牢骚:“干得好不如资历老。”
对此,班子成员中也有不同的看法:分房按资历打分排名是惯例,而且别的单位也都这么干,我们没有必要折腾。也有人认为,资历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个人的现实表现,不能让工作干得好的同志寒心。
“改革就是要敢于打破利益的藩篱,让优秀者优先,实干者实惠,有为者有位。”张政委的意见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经过充分讨论,他们决定对最初的分房方案进行调整:在考虑资历的同时,把个人工作表现也作为一项重要的考量指标。
最终,以范晓辉为代表的5名优秀年轻干部获得了分房资格,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公寓房。“真心为团党委的务实举措点个赞。改革让我有了一个新家,可以扎下根来好好干了。”范晓辉深有感触地说。分房这件事在全团上下引发了一场热议,团党委打破惯例树新风更加激发官兵干事创业的热情。
无独有偶,该团年轻飞行员焦丽津因表现优异,被破格提拔到副大队长的岗位,而不少资历比他老的飞行员却没能得到提升。
抓安全,不能惧怕风险
今年初,吴郑军带队赴外地执行某专项战备任务。以往,团里都要挑选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飞行员参加。而这一次,团党委决定,安排部分新飞行员随队执行任务。
“执行任务人员名单报上来时,我心里就咯噔一下。”该团所在师副师长池彬回忆说,那次任务政治敏感性强,对飞行员技战术水平、心理素质要求极高,稍有差池,就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任务本身安全压力就大,再派新员去,无疑又增加了安全风险,有没有必要?”团党委在研究人选时,也曾有过顾虑。
“改革本身就有风险,不能因为有风险就退缩。”党委一班人经过充分讨论达成一致:让新员参加虽然有风险,但可以加快他们的成长,缩短部队战斗力生成周期。打仗不能光靠几个尖子飞行员。
不只是领导,飞行员们的思想反应也较为激烈。新改装飞行员梁浩就感到压力特别大。
“第一次单独赴外地执行如此重要的任务,虽然有信心,但没什么经验,就怕突发情况处理不好,出什么事儿。”在被确定为执行此次战备任务的人选后,梁浩在激动之余,也不免有些担忧。
为了确保圆满完成战备任务,他们开展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进一步打牢新飞行员的基本功;在实际任务中,采取以老带新编组的方式,提振新员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信心和能力……通过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不仅很好地管控了安全风险,也使这批飞行员成熟了起来。
“这件事对我们各级触动都很大,消极保安全是防不住风险、守不住底线的;越是风险大越是要向改革要安全,这样的安全才能持久。”池彬说。
向改革要安全,以安全促改革。至今,该团连续7年未发生飞行安全事故,连续12年未发生严重违纪问题,为改革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