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5日 07:01 来源:人民日报
李保保生前参加训练。赵磊 摄
“李保保!”“到!”
“李保保!”“到!”
“李保保!”“到!”
8月1日上午,武警上海总队机动二支队特战大队200余名官兵整齐列队,庄严肃立,答到声响彻云霄。
这是一场特别的仪式——在追授李保保同志“中国武警忠诚卫士”奖章迎接仪式上,大队长汤军义呼点的第一个名字依然是李保保,而给予回应的则是整个大队的官兵。这三声是全体官兵对战友的深切缅怀,更是对英雄誓言的赓续传承。
李保保,武警上海总队机动二支队特战大队特战一中队原班长。2015年来,他先后两次奔赴边疆担负驻训任务,因积劳成疾,病倒在执勤路上。2018年4月24日,与胃癌抗争的李保保不幸去世,生命的画卷永远定格在了26岁。
壮士许国,芳华永驻。在李保保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地方,英雄事迹仿佛如昨。
从入伍新兵到特战尖兵——“当兵不图啥,只想为国做点啥!”
“当兵不图啥,只想为国做点啥!”
2010年12月,刚满18岁的李保保报名参军,在“入伍动机”一栏,李保保郑重写道。
这片赤胆忠诚,源于红色文化的滋养。李保保的爷爷是曾参加过陕甘宁边区自卫武装的老革命,给他取名保保,寄予着“保国保家”的期望。
坐落在他家乡延安市甘泉县的劳山烈士陵园,安放着数百名革命先烈的英灵。入伍前的李保保最喜欢缠着爷爷讲这里红军的故事。从那时起,向往军营的朴素情怀就像一颗种子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
李保保入新兵连时就下决心,当兵就要当特战尖兵!可是从小被家人捧在手心里长大的李保保,身子薄、底子差,想进特战大队还差很大一截。
命运似乎也有意要磨练他。新兵连训练结束后,李保保被分到位于浙江平湖陈山码头的中队。老旧的营房,呼啸的海风。李保保始终勤学苦练,不放过任何一个当特战队员的机会。
2011年7月,李保保被选拔参加总队擒敌示范演示任务。近40摄氏度高温下,李保保在水泥地上反复跃起前扑上百次,每天训练10个小时。两个月的“魔鬼”训练,李保保身上留下了十几处伤疤。2012年2月,李保保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如愿进入特战一中队。
机动二支队素有“虎贲劲旅”的美誉,特战一中队更是尖刀上的刀尖。机动二支队一大队教导员李峰坦言,李保保虽不是最优秀的,但他却是最努力的。
2012年4月,李保保被选拔参加总部侦察兵集训。面对从未接触过的新侦察装备,李保保抱着说明书研究半天还摸不着门道。他便用摄像机录下教员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再反复琢磨,归纳出12个操作要点,成为集训队第一个熟练使用软管窥镜的队员。结业考核中,李保保以侦察专业全优的成绩斩获华东片区总分第三名。
“党为人民谋幸福,我要铁心跟党走。”入党是李保保的夙愿。然而,当组织发展他入党时,他却说了“不”。
2014年初,李保保在中队入党积极分子民主评议中排第二,但就在离成为党员一步之遥时,他敲开了李峰的门。
“我离一名党员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李保保开始自我“揭短”:思想根基还不过硬,军事素质还不全面……在他的坚决要求下,中队党支部把机会给了其他同志。
未进党的门,先做党的人。2014年5月,中队执行一项安保任务,高温难耐。李峰决定设立党员高温哨,专门负责中午最高温期间的车外警戒。李保保找到了李峰:“我虽然是团员,但我期盼着像一名党员一样冲锋战斗。”李保保成了党员高温哨的唯一一个团员。
入党后的李保保更没有停下冲锋的脚步。2015年4月,中队受领赴西部驻训任务。“我是一名军人,部队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李保保第一个递交了请战书。
从繁华都市到大漠边陲——“即便有危险,我也愿意当一个为战友挡子弹的人。”
自由搏击、打靶射击、实战对抗……训练场上,激情飞扬。走进李保保生前所在的特战一中队,“虎贲劲旅”的美誉名不虚传。
“不去战场走一遭,不算合格兵。”李保保提交请战书后,远赴西部担负驻训任务。西部荒漠,风沙像刀子一样。不到两个月,李保保的手和脸就开始干裂,手掌上的裂纹尤其大,稍一用力,血就往外冒。李保保从不叫疼。
不怕苦,更不怕死。在日记里,李保保写道:“生命仅有一次,但关键时刻怕死退缩,当兵还有意义吗?即便有危险,我也愿意当一个为战友挡子弹的人。”
2015年秋,特战队突然接到通知,奉命捕歼一伙犯罪分子。李保保带领特战分队,顶着剧烈的高原反应,奔袭数十公里,将犯罪团伙围困在了一个山头。山头险峻陡峭,李保保冲在最前头。在不足百米的距离,居高临下的犯罪分子负隅顽抗。李保保挺身而出,依托掩体进行火力压制,为全歼犯罪分子立下汗马功劳。
李保保总是把危险挡在身前,把平安留给战友和群众。2016年4月,上海佘山一栋三层楼房坍塌,生命探测仪探知废墟中可能还有生命迹象,挖掘机不能轻易使用。
“救人要紧!”李保保带着大家跳进废墟直接用手扒开碎石、钢筋。连续10个小时的奋战后,没有发现人员被困,而他们则浑身是伤。李保保说:“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2016年11月,回到上海没多久的李保保请战重返熟悉的战场。他理直气壮地说:“我是老兵,不让我去让谁去?”李保保又一次踏进西部大漠深处。
第二次踏上西部的土地,比第一次任务更重。战友程思瑜说:“我们经常要连续执勤12个小时以上,顾不上吃饭。”其间,李保保多次出现胃部胀痛、胆汁反流等症状,但他闷着不说,一直咬牙坚持。
2017年2月,因为胃部疼痛难忍,李保保被送到了附近的卫生所。病情稍有缓解,他就吵着要出院,医生只好让他归队静养。
一天,营区警报骤然响起。“有情况!”正在养病的李保保从床上猛地弹起,带着队员第一时间赶往事发地,并妥善处置。回程路上,程思瑜发现李保保额头沁满了豆大的汗珠,左手握拳死死顶住胃部。
那天,李保保倒在了路上。
从战斗英雄到抗癌勇士——“使命面前,人人都是李保保。”
胃癌晚期!
排长魏逸博拿到李保保的病理报告时,不仅震惊,更是心疼。他善意地欺骗李保保要提前回上海汇报工作,连夜带他飞回上海复诊。为了不让家人和战友担心,李保保像冲锋的战士一样与病魔作斗争。
一次检查,陪护战友邵引路见李保保两只手紧紧抓住床单,大汗淋漓,弓着身子,却一声不吭。
“班长,疼吗?”“疼!”
“疼为什么不喊出来?”“我是军人,不能给军人丢脸!”
回忆起那段对话,邵引路眼角泛红。武警上海总队医院肿瘤内科医生陈坚说:“胃癌晚期,那种钻心的疼痛是常人难以忍受的。”
身在病床,却心系军营。住院期间,他央求邵引路将特战一中队周表张贴在床头,治疗间隙,就照着周表训练:俯卧撑、练哑铃、深蹲……邵引路心疼他说:“你这又是何苦呢?”李保保喘着气回答:“现在不练,回中队就要拖大家后腿了。”
随着化疗的深入,基本体能训练越来越难。躺在病床上,他开始学习一些军事书籍,不时撰写心得。他依然以军人的标准规划着自己的未来。
一天,李保保对邵引路说:“帮我买一盆沙棘吧,看到它就能想起在西部一起战斗的战友。”戈壁深处,沙棘迎风生长,李保保一直对它情有独钟。
2018年4月20日,李保保陷入昏迷。退伍老兵桂建荣闻知李保保生命垂危,特地赶到医院想见他最后一面。病床前,桂建荣轻喊一声“李保保班长”。李保保像接到命令一般,突然连续高喊“到!到!到!”这三声,他仿佛用尽了全部力气。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李保保走后,每次中队点名呼点的第一个名字永远是李保保,答“到”的是全体官兵。一次军事考核,高温下负重奔袭20公里,邵引路瘸着腿跑到终点。脱下鞋后,磨掉的一大片脚皮跟袜子连在一起,他没喊一声痛。他说:“我不能给保保班长丢人!”
“使命面前,人人都是李保保。”武警上海总队政委徐国岩说,李保保把忠诚誓言镌刻在平凡岗位,播撒在大漠边疆,谱写了一曲争当“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英雄壮歌。
“如果有来生,还愿为国再牺牲!”2018年3月27日,李保保日记里的这句忠诚誓言,将永远回荡在武警上海总队官兵心中。
李保保生前参加训练。赵磊 摄
“李保保!”“到!”
“李保保!”“到!”
“李保保!”“到!”
8月1日上午,武警上海总队机动二支队特战大队200余名官兵整齐列队,庄严肃立,答到声响彻云霄。
这是一场特别的仪式——在追授李保保同志“中国武警忠诚卫士”奖章迎接仪式上,大队长汤军义呼点的第一个名字依然是李保保,而给予回应的则是整个大队的官兵。这三声是全体官兵对战友的深切缅怀,更是对英雄誓言的赓续传承。
李保保,武警上海总队机动二支队特战大队特战一中队原班长。2015年来,他先后两次奔赴边疆担负驻训任务,因积劳成疾,病倒在执勤路上。2018年4月24日,与胃癌抗争的李保保不幸去世,生命的画卷永远定格在了26岁。
壮士许国,芳华永驻。在李保保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地方,英雄事迹仿佛如昨。
从入伍新兵到特战尖兵——“当兵不图啥,只想为国做点啥!”
“当兵不图啥,只想为国做点啥!”
2010年12月,刚满18岁的李保保报名参军,在“入伍动机”一栏,李保保郑重写道。
这片赤胆忠诚,源于红色文化的滋养。李保保的爷爷是曾参加过陕甘宁边区自卫武装的老革命,给他取名保保,寄予着“保国保家”的期望。
坐落在他家乡延安市甘泉县的劳山烈士陵园,安放着数百名革命先烈的英灵。入伍前的李保保最喜欢缠着爷爷讲这里红军的故事。从那时起,向往军营的朴素情怀就像一颗种子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
李保保入新兵连时就下决心,当兵就要当特战尖兵!可是从小被家人捧在手心里长大的李保保,身子薄、底子差,想进特战大队还差很大一截。
命运似乎也有意要磨练他。新兵连训练结束后,李保保被分到位于浙江平湖陈山码头的中队。老旧的营房,呼啸的海风。李保保始终勤学苦练,不放过任何一个当特战队员的机会。
2011年7月,李保保被选拔参加总队擒敌示范演示任务。近40摄氏度高温下,李保保在水泥地上反复跃起前扑上百次,每天训练10个小时。两个月的“魔鬼”训练,李保保身上留下了十几处伤疤。2012年2月,李保保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如愿进入特战一中队。
机动二支队素有“虎贲劲旅”的美誉,特战一中队更是尖刀上的刀尖。机动二支队一大队教导员李峰坦言,李保保虽不是最优秀的,但他却是最努力的。
2012年4月,李保保被选拔参加总部侦察兵集训。面对从未接触过的新侦察装备,李保保抱着说明书研究半天还摸不着门道。他便用摄像机录下教员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再反复琢磨,归纳出12个操作要点,成为集训队第一个熟练使用软管窥镜的队员。结业考核中,李保保以侦察专业全优的成绩斩获华东片区总分第三名。
“党为人民谋幸福,我要铁心跟党走。”入党是李保保的夙愿。然而,当组织发展他入党时,他却说了“不”。
2014年初,李保保在中队入党积极分子民主评议中排第二,但就在离成为党员一步之遥时,他敲开了李峰的门。
“我离一名党员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李保保开始自我“揭短”:思想根基还不过硬,军事素质还不全面……在他的坚决要求下,中队党支部把机会给了其他同志。
未进党的门,先做党的人。2014年5月,中队执行一项安保任务,高温难耐。李峰决定设立党员高温哨,专门负责中午最高温期间的车外警戒。李保保找到了李峰:“我虽然是团员,但我期盼着像一名党员一样冲锋战斗。”李保保成了党员高温哨的唯一一个团员。
入党后的李保保更没有停下冲锋的脚步。2015年4月,中队受领赴西部驻训任务。“我是一名军人,部队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李保保第一个递交了请战书。
从繁华都市到大漠边陲——“即便有危险,我也愿意当一个为战友挡子弹的人。”
自由搏击、打靶射击、实战对抗……训练场上,激情飞扬。走进李保保生前所在的特战一中队,“虎贲劲旅”的美誉名不虚传。
“不去战场走一遭,不算合格兵。”李保保提交请战书后,远赴西部担负驻训任务。西部荒漠,风沙像刀子一样。不到两个月,李保保的手和脸就开始干裂,手掌上的裂纹尤其大,稍一用力,血就往外冒。李保保从不叫疼。
不怕苦,更不怕死。在日记里,李保保写道:“生命仅有一次,但关键时刻怕死退缩,当兵还有意义吗?即便有危险,我也愿意当一个为战友挡子弹的人。”
2015年秋,特战队突然接到通知,奉命捕歼一伙犯罪分子。李保保带领特战分队,顶着剧烈的高原反应,奔袭数十公里,将犯罪团伙围困在了一个山头。山头险峻陡峭,李保保冲在最前头。在不足百米的距离,居高临下的犯罪分子负隅顽抗。李保保挺身而出,依托掩体进行火力压制,为全歼犯罪分子立下汗马功劳。
李保保总是把危险挡在身前,把平安留给战友和群众。2016年4月,上海佘山一栋三层楼房坍塌,生命探测仪探知废墟中可能还有生命迹象,挖掘机不能轻易使用。
“救人要紧!”李保保带着大家跳进废墟直接用手扒开碎石、钢筋。连续10个小时的奋战后,没有发现人员被困,而他们则浑身是伤。李保保说:“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2016年11月,回到上海没多久的李保保请战重返熟悉的战场。他理直气壮地说:“我是老兵,不让我去让谁去?”李保保又一次踏进西部大漠深处。
第二次踏上西部的土地,比第一次任务更重。战友程思瑜说:“我们经常要连续执勤12个小时以上,顾不上吃饭。”其间,李保保多次出现胃部胀痛、胆汁反流等症状,但他闷着不说,一直咬牙坚持。
2017年2月,因为胃部疼痛难忍,李保保被送到了附近的卫生所。病情稍有缓解,他就吵着要出院,医生只好让他归队静养。
一天,营区警报骤然响起。“有情况!”正在养病的李保保从床上猛地弹起,带着队员第一时间赶往事发地,并妥善处置。回程路上,程思瑜发现李保保额头沁满了豆大的汗珠,左手握拳死死顶住胃部。
那天,李保保倒在了路上。
从战斗英雄到抗癌勇士——“使命面前,人人都是李保保。”
胃癌晚期!
排长魏逸博拿到李保保的病理报告时,不仅震惊,更是心疼。他善意地欺骗李保保要提前回上海汇报工作,连夜带他飞回上海复诊。为了不让家人和战友担心,李保保像冲锋的战士一样与病魔作斗争。
一次检查,陪护战友邵引路见李保保两只手紧紧抓住床单,大汗淋漓,弓着身子,却一声不吭。
“班长,疼吗?”“疼!”
“疼为什么不喊出来?”“我是军人,不能给军人丢脸!”
回忆起那段对话,邵引路眼角泛红。武警上海总队医院肿瘤内科医生陈坚说:“胃癌晚期,那种钻心的疼痛是常人难以忍受的。”
身在病床,却心系军营。住院期间,他央求邵引路将特战一中队周表张贴在床头,治疗间隙,就照着周表训练:俯卧撑、练哑铃、深蹲……邵引路心疼他说:“你这又是何苦呢?”李保保喘着气回答:“现在不练,回中队就要拖大家后腿了。”
随着化疗的深入,基本体能训练越来越难。躺在病床上,他开始学习一些军事书籍,不时撰写心得。他依然以军人的标准规划着自己的未来。
一天,李保保对邵引路说:“帮我买一盆沙棘吧,看到它就能想起在西部一起战斗的战友。”戈壁深处,沙棘迎风生长,李保保一直对它情有独钟。
2018年4月20日,李保保陷入昏迷。退伍老兵桂建荣闻知李保保生命垂危,特地赶到医院想见他最后一面。病床前,桂建荣轻喊一声“李保保班长”。李保保像接到命令一般,突然连续高喊“到!到!到!”这三声,他仿佛用尽了全部力气。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李保保走后,每次中队点名呼点的第一个名字永远是李保保,答“到”的是全体官兵。一次军事考核,高温下负重奔袭20公里,邵引路瘸着腿跑到终点。脱下鞋后,磨掉的一大片脚皮跟袜子连在一起,他没喊一声痛。他说:“我不能给保保班长丢人!”
“使命面前,人人都是李保保。”武警上海总队政委徐国岩说,李保保把忠诚誓言镌刻在平凡岗位,播撒在大漠边疆,谱写了一曲争当“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英雄壮歌。
“如果有来生,还愿为国再牺牲!”2018年3月27日,李保保日记里的这句忠诚誓言,将永远回荡在武警上海总队官兵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