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日 06:39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通讯员 杨茜
“星火”队员在宣言展示馆内做讲解。(复旦大学供图)
张新志在冒雨做红船的修缮保护工作。(受访者供图)
林雅华在主讲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推出的《党校公开课》。(受访者供图)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勉励青年们继续讲好关于理想信念的故事。“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每一代人都需要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今天,我们如何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如何讲好党的故事、让红色精神始终焕发时代光彩?有这样一群人,正用他们的方式守护传承红色文化,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
一支志愿服务队的星星之火
国福路51号,是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曾经的寓所。2018年5月,这里被修缮成为复旦大学校史馆专题馆的《共产党宣言》展示馆。
走进这里,有则故事已经耳熟能详,但总是久听不厌——
1920年,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的一处老宅内,29岁的陈望道把一块铺板架在两条长板凳上,既当桌子又当床用,废寝忘食翻译完成第一版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其间母亲送来粽子,陈望道错将墨汁当成红糖水蘸了粽子,还连道:“够甜了。”
2018年,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博士生陆婷婷看到纪录片《真理的味道》中这一幕时,一阵无言的感动在内心升腾。同年5月,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开馆后,她主动请缨,成为“星火”志愿服务队首批001号讲解员。
“星火”,是复旦大学青年党员师生自发组成的一支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名字,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队员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每个人都是传递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火种。目前在岗队员30名,平均年龄29岁,他们在学习之余义务在《共产党宣言》展示馆为观众讲解,短短两年已服务来自社会各界的参观者五万人次。
给人星火者,必心怀火炬。真懂、真信、真干,才能传递希望火种。成为志愿者,苦练基本功是必须的。队员们要经过一轮阅读、两轮领学、三轮测试才能上岗。
数学科学学院博士生张晓菲申请加入志愿服务队时,正处于直博第三年的关键时期。繁重的学业任务,让她面临着巨大的学术压力,而数学科学学院苏步青、谷超豪等老一辈科学家笃志向学、立志报国的故事,也让她愈加清晰地认识到,要想在求学之路上行稳致远,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做支撑。“所以我选择在课业之余加入‘星火团’,我笃信在这个展馆中即将看到的、听到的、遇见的一切,不仅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必修课,也将帮助我成长为像望老一样为学科、为时代立德立功立言的复旦人。”
那段日子,她随身带着两样物品,一件是近期需要研读的学术论文、书籍,另一件就是展示馆的讲解稿。她常常会在一天繁重的课业结束之后,或是利用在校车、在地铁上的碎片时间熟悉、打磨讲解稿,也会在每次志愿服务未开始时,默默研读论文,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与时间赛跑的人”。“当时虽然有些辛苦,但却得到了成长与收获。我也坚信这段经历,会让‘红色’成为我青春最庄严的底色。”
理论学懂了,把它讲出来、讲好,是一门技术活。在陆婷婷看来,厚厚的讲解稿背出来并通过考核只是第一步,这份工作的意义“远不止于对展板进行枯燥的解说”。在解说过程中,她会听到很多“有趣”的提问。“为什么陈爷爷要熬夜工作?他不困吗?”“他怎么能把墨汁当成红糖,还说够甜了,姐姐你是不是在骗人?”“陈爷爷生病了还要写书,他累不累?”……这些都是来到《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的小朋友们在参观过程中经常关心的问题。
孩子们的提问,启发着志愿服务队的工作。怎么把“真理的味道”讲出来,怎么给不同年龄段的参观者讲好“真理的味道”?
经过不断的学习、梳理、总结,志愿服务队形成了分类服务、分众讲解的方法:针对不同参观群体,在基础讲稿上进行微调。对于小朋友们,队员们在讲解中会更注重故事性,对“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样的故事会展开叙述。对学生群体,讲解的重点是帮助青少年在深学细悟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而遇到专家学者,讲解中则会穿插更多史料,并即时与参观者分享、探讨。
他们为来来往往的参观者讲解,自己也在讲解中寻找到人生的方向。
“毛泽东同志曾经对斯诺说,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是他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第一本书。我个人的体会是,学习并讲解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经历,也让我自己更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2018级硕士生李亚男是这个志愿服务队中讲解次数最多的成员之一,如今已经讲解了近百场。提起这份志愿经历,他感慨,“收获远远大于付出”。在陈望道事迹、精神的感召下,博士毕业后,他决定报考选调生投身基层建设。“既然我已经选择把陈望道作为自己的精神偶像,那就要身体力行地传承老校长留下的红色基因,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志愿服务队队员之一、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讲师唐荣堂如今在虹口区基层单位挂职。这位新闻学院的毕业生,2012年时曾在位于贵州熄峰的复旦中学支教,当年,他曾带出了该校唯一一名考上复旦大学的学生。“这两年,我在复旦校园里遇到了好几位当地考来的大学生,有些正是通过‘腾飞计划’等专项计划考进来的孩子。”唐荣堂说,“结合在展示馆讲解的学习经历,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带领全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生动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钱威丞是“星火”志愿服务队队长,作为新闻学院博士生,第一次走进陈望道旧居为支部党员讲解时的那一幕,他至今仍记忆犹新:在旧居二楼的房间,陈列着陈望道老校长为新闻系亲笔提写的“好学力行”系训,当时来参观的同学们就站在那四个字前,静静地看了好久:“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什么是传承,我们和老校长在旧居的空间里相遇,话语、思想、精神、信念在这里得到传承。我想,这就是我们这支志愿服务队为红色基因传承所作的贡献。”
一个家庭的红船情缘
嘉兴南湖上,有一座绿意葱茏的湖心岛。这个方圆17亩的小岛,在800亩水波涟漪的南湖上,静谧如一片绿叶。
1921年7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闭幕。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于1959年成立,仿制的“一大”纪念船——红船则自此停泊在南湖湖心岛边。无数人慕名而来,瞻仰红船,听取红船故事,感受红船精神。
江南的七月,酷暑中不时夹杂些阵雨。“以前这个时候,南湖水位总要涨起来,看护红船就要格外上心!”尽管已经退休三年,张新志心里依旧有不少牵挂,“有时一早醒来,会想到还要去岛上干点啥,然后一转念,就开始笑自己,已经退休,要相信现在的年轻人能干好!”
在嘉兴,张新志有个“霸气”的外号:岛主。这个岛,就是南湖湖心岛。他在这里上班33年,对岛上的角角落落都了如指掌。
他还有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身份——“红船管家”。当然,这只是打个比方。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工作了大半辈子,他三十多年的重要任务,就是守护红船。
“日晒雨淋,红船在水里易腐烂,所以要两年一大修,一年一小修。”张新志说。红船维修要做到“修旧如旧”,必须花费很大的功夫。为了寻找到适合红船翻修的柏木,张新志和同事们往往需要历时数月,吃饭都只能在路边快餐店简单对付一下。每次维修,他们都要把红船的1000多个零件小心翼翼地拆下。修红船要在暴晒的露天,遇上酷暑时节的正午,他们必须在毒辣的阳光下一遍遍地重刷桐油,确保油渗透进去才能防腐。
张新志最怕的是恶劣天气。台风季节要根据风向移位,把船转移到避风港,用绳子、铁锚加固;大雪天,要时刻观察雪情,及时清理积雪。曾经因为台风,他和同事7天7夜不离岛,守护红船,每天只能吃泡面;春节下大雪,他脱下衣服跳入冰冷的湖中,为红船清理积雪,上岸时身体已经冻得僵硬……正是这股拼劲,让张新志从最初的门外汉成为了受人尊敬的“红船医生”。
有缘的是,张新志的妻子、女儿也都在南湖工作。算起来,最先和南湖红船结缘的是妻子徐金巧,她比张新志还早一年来到南湖。徐金巧曾是嘉兴市京剧院当家花旦,1984年,京剧团解散,她去应聘南湖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员,幸运地被录取了。
从京剧演员到讲解员,要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讲解员要多学习、多向老同志请教,我年轻时常跑图书馆、档案馆,学习中共党史、嘉兴历史和名人文化史。”徐金巧说,知识储备一定要够,因为谁都不知道游客会问什么问题。凭着这股好学的精神,徐金巧成为景区出了名的金牌讲解员,后来负责培训新讲解员。
一次次红船旁的讲解,不仅是一次次锻炼的机会,更是一次次心灵的洗礼。时隔多年,徐金巧依然清晰记得,自己曾经接待上海盲人旅游团一群年过六旬老人的经历:“当时有几位老同志跟我说,讲解员,能不能带我们到船上去摸摸,感受一下。我说可以的。他们慢慢地摸过去,一边摸一边眼泪就流下来了。结束后,他们要唱歌,《东方红》。当时我很感动,尤其能感受到红船在世人心中的分量,感受到作为红船讲解员肩负的责任。”
这些瞬间,也促使她不断思考怎样去做得更好。她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常讲常新,要与时俱进,找到自己的风格”,为了增加讲解感染力,徐金巧充分利用自身艺术特长,带着徒弟们把讲解内容编成板书、表演唱。“特别能吃苦,凡事精益求精,做事讲原则”,这是女儿张一对母亲徐金巧的印象。
自小在南湖边长大,耳濡目染之下,张一对红船也有一份别样的情感。“我听着父母的红船故事长大,我也要成为一位红船人。”2009年大学毕业,她瞒着父母悄悄去报考了南湖景区的讲解员,经过公开严格招考,最终梦想成真。
在家中,张新志和徐金巧既是以身作则的严父慈母,也是她工作上的良师益友,一家三口的聊天中,往往三句不离“南湖”和“红船”。徐金巧对女儿说:“讲解员看似光鲜亮丽,其实对个人的素质要求很高,你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张新志也一再叮嘱女儿:“宣传南湖和红船是一份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你要以岛为家,以馆为家。”张一把这些话默默记在心上。她知道,自己的选择,不光是源于幼时的那份向往,更是一个家庭的初心接力。
讲解员需要体力,更需要脑力。工作中,张一时常穿梭于南湖革命纪念馆和湖心岛,一天带两到三个团是常有的事,没有节假日、周末,学习充电往往靠见缝插针。“南湖的水容量有多少”“每个历史人物照片背后有怎样的故事”……游客的提问各式各样,张一的解答总是分外用心——成为一名讲解员后,她才真正理解父母对红船的热爱和执着。
“许多党员在红船旁重温入党誓词,激动得流泪。”多年在讲解员岗位上,接待了不同的人,看着他们因南湖、因红船而生发的众多感慨,张一也更加明白了什么是信仰。她曾接待过一名80多岁的老红军。至今,她仍忘不了老人坐在轮椅上面对红船时激动的神情,忘不了老人回忆峥嵘岁月时的真情流露,忘不了老人对她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到南湖,亲眼看一看红船。”她还接待过一个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的“夕阳团”。等待渡船时,老人们聊过去、谈现在,由衷感叹共产党真是了不起。听着老人们的动情追忆,她内心的热情也不断被点燃。
如今,父母已经退休了,从他们手中接过守护和宣传红船的接力棒,张一说,自己会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把这份使命传承好:“我们一家人,对红船的感情,其实就是对党的感情。‘红船精神’,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践行和传承。以前父母给我树榜样,现在我要为孩子树榜样。”
一名青年教师的三个瞬间
林雅华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的副教授,2011年之前,她在大学里学习文学理论,主要做西方文论的研究。
作为一名学了十年中文的博士生,她是怎样走出术语和概念的象牙塔,走向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党校讲台?作为一位党校的青年教师,她如何讲好党的理论?
“当时我所面对的主题非常宏大,比如,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我甚至觉得,自己除了是个党员、有点文化外,很难驾驭这样一个主题,压力很大。”林雅华说。
那么,转折点是什么?她谈到了自己经历的“三个瞬间”。这让她深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也顺利完成了从一个学生到一名党校教师的身份转变。
第一个瞬间,源自一次读书经历。
刚到党校的那几年,林雅华一直在大量阅读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史、中共党史的书籍。一次,她读到了青年毛泽东于1917年8月写给黎锦熙先生的一封信,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迹,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枝节亦不可少,惟此等枝节,必有本源。”
这个本源是什么?对于青年毛泽东来说,那就是哲学、伦理和人心。不久,她又读到了青年毛泽东在《心之力》中的一段话:“故吾辈任重而道远,若能立此大心,聚爱成行,则此荧荧之光必点通天之亮,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翻天覆地,扭转乾坤。”
就在此时,她感到自己此前的许多困惑仿佛解开了。她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中国会选择马克思主义,也明白了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在诸多思潮竞相激荡的时代语境中,最终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土地上。
“究其根源,这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普遍的救世情怀与解放意识,和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以贯之的尚民信念与大同思想,在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合流。”在青年毛泽东身上,她不仅看到了湖湘学派经世致用、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更看到中华文明古老的道德生命意识,在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大抱负、心底有苍生的磅礴气势中,焕发出了现代光辉。
这一刻,她读懂了中国共产党:这不仅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具有高度组织纪律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更是一个延续几千年的文化根脉、与人民血肉相连的政党。
第二个瞬间,出现在延安。
刚入校不久,学校就组织新入职的教师去延安参加培训。那是林雅华第一次去延安,当时她从飞机上往下看,看到的是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我当时心里就在想:和中国的南方,尤其是江南的名山秀水比起来,陕北的大地真是太过干涸,也太过贫瘠了,但为什么就是这么一个干涸而贫瘠的土地,能够成为孕育中国革命的圣地?”
第二天,他们就去了抗大的旧址,去了杨家岭、枣园,去到了那一个个低矮、阴暗、简陋的窑洞中,看到了一盏盏小油灯。那天晚上,林雅华回到宿舍里,重新听了一遍《黄河大合唱》。
“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正好身在延安,也不知是不是因为那个夜晚特别宁静,当那音乐奔腾而出的时候,我整个头皮都是发麻的。我突然感觉到那种国家与民族的命运,那种不屈不挠的抗争与奋斗,就如同黄河之水一般,霎时间奔涌而来。”回忆起那个夜晚,林雅华至今仍然印象深刻。
就在那个时候,她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延安能够成为孕育中国革命的圣地——越是在艰难困苦和穷乏困顿之时,信仰的力量才越能真正地显露出来。
第三个瞬间发生在2017年。因为一个非常偶然的契机,林雅华听到了厦门六中合唱团的孩子们用阿卡贝拉方式演唱的一首《青花瓷》。“当时我感到如同听到了天籁一般。”她看到孩子们在舞台上所呈现出来的艺术风貌,是相当现代的。但是在这种艺术风貌中,却流露出了非常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曲水流觞似的风雅。
“阿卡贝拉是脱胎于西方中世纪时期音乐的一种无伴奏合唱,但是孩子们的演绎方式,却如此具有中国的气质。这不禁让我想到,在这几十年间,中与西、古与今的交融早已不再局限于一小部分人群,而已经变成了在普遍人群中所散发出来的那种光芒。这种细微的变化是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的,但就是这样的涓滴之变,却比其他任何例子都更能说明中国在这几十年间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这个瞬间,让林雅华坚信,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更是一个走向现代化、面向西方、面向世界的中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将不仅是充分地实现我们国家与民族的现代化,同时也将为人类文明贡献来自于中国的智慧。
正是在这样一个又一个平凡的瞬间中,林雅华读懂了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信仰和信心:“八年前我认为很难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转变,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现在,林雅华正通过自己的讲述,把这份精神与信念传递给她的学生,更以视频公开课的方式传递给坐在屏幕前的网友们:“真实的力量最能打动人。当我们挖掘、讲述、传播红色文化时,里面蕴含着的炽热仍在温暖、激励、指引着我们前行。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感受到我们党的理论,并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政治话语,它其实跟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情感,每个人的生活轨迹,每个人的思想文化都是紧密相关的。”
在党史、新中国史的教育中,我们能看到先辈的奋斗,他们的汗与泪,他们的奋进与困惑,这些都是今天我们发展所需的宝贵财富和重要经验。当过去能够照亮未来,人心就不在黑暗中徘徊。每一代人都应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经验和力量,建立起心中的信仰。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通讯员 杨茜“星火”队员在宣言展示馆内做讲解。(复旦大学供图)张新志在冒雨做红船的修缮保护工作。(受访者供图)林雅华在主讲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推出的《党校公开课》。(受访者供图)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勉励青年们继续讲好关于理想信念的故事。“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每一代人都需要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今天,我们如何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如何讲好党的故事、让红色精神始终焕发时代光彩?有这样一群人,正用他们的方式守护传承红色文化,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
一支志愿服务队的星星之火国福路51号,是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曾经的寓所。2018年5月,这里被修缮成为复旦大学校史馆专题馆的《共产党宣言》展示馆。走进这里,有则故事已经耳熟能详,但总是久听不厌——1920年,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的一处老宅内,29岁的陈望道把一块铺板架在两条长板凳上,既当桌子又当床用,废寝忘食翻译完成第一版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其间母亲送来粽子,陈望道错将墨汁当成红糖水蘸了粽子,还连道:“够甜了。”2018年,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博士生陆婷婷看到纪录片《真理的味道》中这一幕时,一阵无言的感动在内心升腾。同年5月,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开馆后,她主动请缨,成为“星火”志愿服务队首批001号讲解员。“星火”,是复旦大学青年党员师生自发组成的一支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名字,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队员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每个人都是传递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火种。目前在岗队员30名,平均年龄29岁,他们在学习之余义务在《共产党宣言》展示馆为观众讲解,短短两年已服务来自社会各界的参观者五万人次。给人星火者,必心怀火炬。真懂、真信、真干,才能传递希望火种。成为志愿者,苦练基本功是必须的。队员们要经过一轮阅读、两轮领学、三轮测试才能上岗。数学科学学院博士生张晓菲申请加入志愿服务队时,正处于直博第三年的关键时期。繁重的学业任务,让她面临着巨大的学术压力,而数学科学学院苏步青、谷超豪等老一辈科学家笃志向学、立志报国的故事,也让她愈加清晰地认识到,要想在求学之路上行稳致远,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做支撑。“所以我选择在课业之余加入‘星火团’,我笃信在这个展馆中即将看到的、听到的、遇见的一切,不仅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必修课,也将帮助我成长为像望老一样为学科、为时代立德立功立言的复旦人。”那段日子,她随身带着两样物品,一件是近期需要研读的学术论文、书籍,另一件就是展示馆的讲解稿。她常常会在一天繁重的课业结束之后,或是利用在校车、在地铁上的碎片时间熟悉、打磨讲解稿,也会在每次志愿服务未开始时,默默研读论文,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与时间赛跑的人”。“当时虽然有些辛苦,但却得到了成长与收获。我也坚信这段经历,会让‘红色’成为我青春最庄严的底色。”理论学懂了,把它讲出来、讲好,是一门技术活。在陆婷婷看来,厚厚的讲解稿背出来并通过考核只是第一步,这份工作的意义“远不止于对展板进行枯燥的解说”。在解说过程中,她会听到很多“有趣”的提问。“为什么陈爷爷要熬夜工作?他不困吗?”“他怎么能把墨汁当成红糖,还说够甜了,姐姐你是不是在骗人?”“陈爷爷生病了还要写书,他累不累?”……这些都是来到《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的小朋友们在参观过程中经常关心的问题。孩子们的提问,启发着志愿服务队的工作。怎么把“真理的味道”讲出来,怎么给不同年龄段的参观者讲好“真理的味道”?经过不断的学习、梳理、总结,志愿服务队形成了分类服务、分众讲解的方法:针对不同参观群体,在基础讲稿上进行微调。对于小朋友们,队员们在讲解中会更注重故事性,对“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样的故事会展开叙述。对学生群体,讲解的重点是帮助青少年在深学细悟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而遇到专家学者,讲解中则会穿插更多史料,并即时与参观者分享、探讨。他们为来来往往的参观者讲解,自己也在讲解中寻找到人生的方向。“毛泽东同志曾经对斯诺说,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是他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第一本书。我个人的体会是,学习并讲解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经历,也让我自己更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2018级硕士生李亚男是这个志愿服务队中讲解次数最多的成员之一,如今已经讲解了近百场。提起这份志愿经历,他感慨,“收获远远大于付出”。在陈望道事迹、精神的感召下,博士毕业后,他决定报考选调生投身基层建设。“既然我已经选择把陈望道作为自己的精神偶像,那就要身体力行地传承老校长留下的红色基因,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志愿服务队队员之一、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讲师唐荣堂如今在虹口区基层单位挂职。这位新闻学院的毕业生,2012年时曾在位于贵州熄峰的复旦中学支教,当年,他曾带出了该校唯一一名考上复旦大学的学生。“这两年,我在复旦校园里遇到了好几位当地考来的大学生,有些正是通过‘腾飞计划’等专项计划考进来的孩子。”唐荣堂说,“结合在展示馆讲解的学习经历,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带领全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生动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钱威丞是“星火”志愿服务队队长,作为新闻学院博士生,第一次走进陈望道旧居为支部党员讲解时的那一幕,他至今仍记忆犹新:在旧居二楼的房间,陈列着陈望道老校长为新闻系亲笔提写的“好学力行”系训,当时来参观的同学们就站在那四个字前,静静地看了好久:“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什么是传承,我们和老校长在旧居的空间里相遇,话语、思想、精神、信念在这里得到传承。我想,这就是我们这支志愿服务队为红色基因传承所作的贡献。”
一个家庭的红船情缘嘉兴南湖上,有一座绿意葱茏的湖心岛。这个方圆17亩的小岛,在800亩水波涟漪的南湖上,静谧如一片绿叶。1921年7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闭幕。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于1959年成立,仿制的“一大”纪念船——红船则自此停泊在南湖湖心岛边。无数人慕名而来,瞻仰红船,听取红船故事,感受红船精神。江南的七月,酷暑中不时夹杂些阵雨。“以前这个时候,南湖水位总要涨起来,看护红船就要格外上心!”尽管已经退休三年,张新志心里依旧有不少牵挂,“有时一早醒来,会想到还要去岛上干点啥,然后一转念,就开始笑自己,已经退休,要相信现在的年轻人能干好!”在嘉兴,张新志有个“霸气”的外号:岛主。这个岛,就是南湖湖心岛。他在这里上班33年,对岛上的角角落落都了如指掌。他还有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身份——“红船管家”。当然,这只是打个比方。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工作了大半辈子,他三十多年的重要任务,就是守护红船。“日晒雨淋,红船在水里易腐烂,所以要两年一大修,一年一小修。”张新志说。红船维修要做到“修旧如旧”,必须花费很大的功夫。为了寻找到适合红船翻修的柏木,张新志和同事们往往需要历时数月,吃饭都只能在路边快餐店简单对付一下。每次维修,他们都要把红船的1000多个零件小心翼翼地拆下。修红船要在暴晒的露天,遇上酷暑时节的正午,他们必须在毒辣的阳光下一遍遍地重刷桐油,确保油渗透进去才能防腐。张新志最怕的是恶劣天气。台风季节要根据风向移位,把船转移到避风港,用绳子、铁锚加固;大雪天,要时刻观察雪情,及时清理积雪。曾经因为台风,他和同事7天7夜不离岛,守护红船,每天只能吃泡面;春节下大雪,他脱下衣服跳入冰冷的湖中,为红船清理积雪,上岸时身体已经冻得僵硬……正是这股拼劲,让张新志从最初的门外汉成为了受人尊敬的“红船医生”。有缘的是,张新志的妻子、女儿也都在南湖工作。算起来,最先和南湖红船结缘的是妻子徐金巧,她比张新志还早一年来到南湖。徐金巧曾是嘉兴市京剧院当家花旦,1984年,京剧团解散,她去应聘南湖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员,幸运地被录取了。从京剧演员到讲解员,要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讲解员要多学习、多向老同志请教,我年轻时常跑图书馆、档案馆,学习中共党史、嘉兴历史和名人文化史。”徐金巧说,知识储备一定要够,因为谁都不知道游客会问什么问题。凭着这股好学的精神,徐金巧成为景区出了名的金牌讲解员,后来负责培训新讲解员。一次次红船旁的讲解,不仅是一次次锻炼的机会,更是一次次心灵的洗礼。时隔多年,徐金巧依然清晰记得,自己曾经接待上海盲人旅游团一群年过六旬老人的经历:“当时有几位老同志跟我说,讲解员,能不能带我们到船上去摸摸,感受一下。我说可以的。他们慢慢地摸过去,一边摸一边眼泪就流下来了。结束后,他们要唱歌,《东方红》。当时我很感动,尤其能感受到红船在世人心中的分量,感受到作为红船讲解员肩负的责任。”这些瞬间,也促使她不断思考怎样去做得更好。她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常讲常新,要与时俱进,找到自己的风格”,为了增加讲解感染力,徐金巧充分利用自身艺术特长,带着徒弟们把讲解内容编成板书、表演唱。“特别能吃苦,凡事精益求精,做事讲原则”,这是女儿张一对母亲徐金巧的印象。自小在南湖边长大,耳濡目染之下,张一对红船也有一份别样的情感。“我听着父母的红船故事长大,我也要成为一位红船人。”2009年大学毕业,她瞒着父母悄悄去报考了南湖景区的讲解员,经过公开严格招考,最终梦想成真。在家中,张新志和徐金巧既是以身作则的严父慈母,也是她工作上的良师益友,一家三口的聊天中,往往三句不离“南湖”和“红船”。徐金巧对女儿说:“讲解员看似光鲜亮丽,其实对个人的素质要求很高,你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张新志也一再叮嘱女儿:“宣传南湖和红船是一份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你要以岛为家,以馆为家。”张一把这些话默默记在心上。她知道,自己的选择,不光是源于幼时的那份向往,更是一个家庭的初心接力。讲解员需要体力,更需要脑力。工作中,张一时常穿梭于南湖革命纪念馆和湖心岛,一天带两到三个团是常有的事,没有节假日、周末,学习充电往往靠见缝插针。“南湖的水容量有多少”“每个历史人物照片背后有怎样的故事”……游客的提问各式各样,张一的解答总是分外用心——成为一名讲解员后,她才真正理解父母对红船的热爱和执着。“许多党员在红船旁重温入党誓词,激动得流泪。”多年在讲解员岗位上,接待了不同的人,看着他们因南湖、因红船而生发的众多感慨,张一也更加明白了什么是信仰。她曾接待过一名80多岁的老红军。至今,她仍忘不了老人坐在轮椅上面对红船时激动的神情,忘不了老人回忆峥嵘岁月时的真情流露,忘不了老人对她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到南湖,亲眼看一看红船。”她还接待过一个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的“夕阳团”。等待渡船时,老人们聊过去、谈现在,由衷感叹共产党真是了不起。听着老人们的动情追忆,她内心的热情也不断被点燃。如今,父母已经退休了,从他们手中接过守护和宣传红船的接力棒,张一说,自己会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把这份使命传承好:“我们一家人,对红船的感情,其实就是对党的感情。‘红船精神’,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践行和传承。以前父母给我树榜样,现在我要为孩子树榜样。”
一名青年教师的三个瞬间林雅华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的副教授,2011年之前,她在大学里学习文学理论,主要做西方文论的研究。作为一名学了十年中文的博士生,她是怎样走出术语和概念的象牙塔,走向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党校讲台?作为一位党校的青年教师,她如何讲好党的理论?“当时我所面对的主题非常宏大,比如,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我甚至觉得,自己除了是个党员、有点文化外,很难驾驭这样一个主题,压力很大。”林雅华说。那么,转折点是什么?她谈到了自己经历的“三个瞬间”。这让她深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也顺利完成了从一个学生到一名党校教师的身份转变。第一个瞬间,源自一次读书经历。刚到党校的那几年,林雅华一直在大量阅读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史、中共党史的书籍。一次,她读到了青年毛泽东于1917年8月写给黎锦熙先生的一封信,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迹,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枝节亦不可少,惟此等枝节,必有本源。”这个本源是什么?对于青年毛泽东来说,那就是哲学、伦理和人心。不久,她又读到了青年毛泽东在《心之力》中的一段话:“故吾辈任重而道远,若能立此大心,聚爱成行,则此荧荧之光必点通天之亮,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翻天覆地,扭转乾坤。”就在此时,她感到自己此前的许多困惑仿佛解开了。她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中国会选择马克思主义,也明白了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在诸多思潮竞相激荡的时代语境中,最终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土地上。“究其根源,这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普遍的救世情怀与解放意识,和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以贯之的尚民信念与大同思想,在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合流。”在青年毛泽东身上,她不仅看到了湖湘学派经世致用、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更看到中华文明古老的道德生命意识,在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大抱负、心底有苍生的磅礴气势中,焕发出了现代光辉。这一刻,她读懂了中国共产党:这不仅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具有高度组织纪律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更是一个延续几千年的文化根脉、与人民血肉相连的政党。第二个瞬间,出现在延安。刚入校不久,学校就组织新入职的教师去延安参加培训。那是林雅华第一次去延安,当时她从飞机上往下看,看到的是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我当时心里就在想:和中国的南方,尤其是江南的名山秀水比起来,陕北的大地真是太过干涸,也太过贫瘠了,但为什么就是这么一个干涸而贫瘠的土地,能够成为孕育中国革命的圣地?”第二天,他们就去了抗大的旧址,去了杨家岭、枣园,去到了那一个个低矮、阴暗、简陋的窑洞中,看到了一盏盏小油灯。那天晚上,林雅华回到宿舍里,重新听了一遍《黄河大合唱》。“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正好身在延安,也不知是不是因为那个夜晚特别宁静,当那音乐奔腾而出的时候,我整个头皮都是发麻的。我突然感觉到那种国家与民族的命运,那种不屈不挠的抗争与奋斗,就如同黄河之水一般,霎时间奔涌而来。”回忆起那个夜晚,林雅华至今仍然印象深刻。就在那个时候,她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延安能够成为孕育中国革命的圣地——越是在艰难困苦和穷乏困顿之时,信仰的力量才越能真正地显露出来。第三个瞬间发生在2017年。因为一个非常偶然的契机,林雅华听到了厦门六中合唱团的孩子们用阿卡贝拉方式演唱的一首《青花瓷》。“当时我感到如同听到了天籁一般。”她看到孩子们在舞台上所呈现出来的艺术风貌,是相当现代的。但是在这种艺术风貌中,却流露出了非常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曲水流觞似的风雅。“阿卡贝拉是脱胎于西方中世纪时期音乐的一种无伴奏合唱,但是孩子们的演绎方式,却如此具有中国的气质。这不禁让我想到,在这几十年间,中与西、古与今的交融早已不再局限于一小部分人群,而已经变成了在普遍人群中所散发出来的那种光芒。这种细微的变化是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的,但就是这样的涓滴之变,却比其他任何例子都更能说明中国在这几十年间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这个瞬间,让林雅华坚信,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更是一个走向现代化、面向西方、面向世界的中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将不仅是充分地实现我们国家与民族的现代化,同时也将为人类文明贡献来自于中国的智慧。正是在这样一个又一个平凡的瞬间中,林雅华读懂了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信仰和信心:“八年前我认为很难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转变,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现在,林雅华正通过自己的讲述,把这份精神与信念传递给她的学生,更以视频公开课的方式传递给坐在屏幕前的网友们:“真实的力量最能打动人。当我们挖掘、讲述、传播红色文化时,里面蕴含着的炽热仍在温暖、激励、指引着我们前行。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感受到我们党的理论,并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政治话语,它其实跟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情感,每个人的生活轨迹,每个人的思想文化都是紧密相关的。”在党史、新中国史的教育中,我们能看到先辈的奋斗,他们的汗与泪,他们的奋进与困惑,这些都是今天我们发展所需的宝贵财富和重要经验。当过去能够照亮未来,人心就不在黑暗中徘徊。每一代人都应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经验和力量,建立起心中的信仰。